[实用新型]耳机耳塞的卡圈无效
申请号: | 01221340.3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高丽产业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H04R1/04;H04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鹂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耳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耳塞的卡圈,特别是作为缓冲垫用于耳机耳塞的卡圈,当该卡圈戴在耳道口时,在不引起耳部不适的情况下,该卡圈改善其戴用感觉和稳定性,防止其轻易掉出,并通过防止耳道内的共鸣使使用者可以清楚地听到耳机扬声器的声音及部分外部的声音。
常见的耳机通常构造成使使用者个人单独地收听音乐或广播。
如图1所示,这种类型的耳机包括适于连接音乐中心的插孔的插头1、具有预定长度的导线2、以及一对适于塞入耳孔的耳塞3,每个耳塞中具有一个扬声器。各耳塞3在其周边带有卡圈4。
卡圈4的中心形成有孔4a,以使扬声器的声音可以传送到使用者的耳鼓膜,卡圈4紧紧地配合在耳塞的周边上。卡圈4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或硅,用于提高舒适性和配合性。
然而,由于这种传统的耳机几乎是强压入使用者耳孔以免其从耳中掉出,故耳机会压迫或摩擦而严重刺激耳道皮肤,从而使其戴用舒适性变差并引起耳部炎症。
此外,由于上述耳机没有考虑到耳塞与耳部之间人机工程学方面的配合性,这种耳机的缺点在于很容易经常从耳中掉落,而不能在耳道中稳固地戴用。
而且,耳机的耳塞全部堵住了耳道,从而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则该耳机的缺点又在于使用者几乎无法听清原来的声音和外部的声音,故很难与别人对话,且增加了危险性。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缓冲垫用于耳机耳塞的卡圈,当该卡圈戴在耳道口时,在不引起耳部不适的情况下,该卡圈改善其载用感觉和稳定性,防止其轻易掉出,并通过防止耳道内的共鸣使使用者可以清楚地听到耳机扬声器的声音及部分外部的声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耳塞的卡圈,其包括具有中心孔的圆柱形主体,以及一体形成在主体上周边并向外和向下延伸的弯曲凸缘,凸缘与圆柱形主体的外表面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而在凸缘和主体之间形成下端敞开的空间。
凸缘在其上端具有多个小通孔。
凸缘的尺寸大小为凸缘的下端未达到主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耳塞的卡圈构造成起到缓冲垫作用的凸缘一体地形成在卡圈主体的上端并且其主要部分与主体间隔开,凸缘在其上端具有多个小通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卡圈不刺激耳部,故可以舒适的戴用,并且其处于稳固的戴用状态,不会从耳中掉落,使使用者可以清楚地听到扬声器的声音,并且通过小通孔可以听到部分外部的声音。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示出传统耳机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图1中传统耳机的耳塞、卡圈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圈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卡圈的剖视图;
图5为安装在耳塞上的卡圈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卡圈的透视图;
图7为图6中卡圈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戴在使用者耳道内的耳机的示意图。
以下参照附图,其中在不同的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圈的透视图。图4为图3中卡圈的剖视图。图5为安装在耳塞上的卡圈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圈10包括其中具有孔11a的圆柱形主体11和弯曲的凸缘12,凸缘12一体地形成在主体11的上周边并向外和向下延伸。
凸缘12与圆柱形主体11的外表面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下端敞开的空间13。
凸缘12的尺寸大小最好为使凸缘12的下端未达到主体11的下端。
图6和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卡圈。如图所示,卡圈10′具有形成在凸缘12上部的弯曲部分的多个小通孔12a。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当本实用新型的卡圈10或10′安装到耳机的耳塞3上并塞入使用者的耳孔时,一体地形成在主体11上的凸缘12在受到径向向内压缩并塞入耳孔中时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在卡圈塞入耳中后,压缩的凸缘12在使用者的耳道上作用外力,并趋向于径向向外扩张而使卡圈与耳道紧密接触。
因此,卡圈在耳中保持在稳固状态,不会从耳中掉落或刺激耳部,因此改善了耳机的戴用舒适性。
此外,由于形成在卡圈10′上的凸缘12上的小通孔12a可以使内耳通过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可以防止在内耳中发生共鸣,从而使使用者可以清楚地听到扬声器的声音,并使使用者通过空间13可以听到部分外部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高丽产业,未经株式会社高丽产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