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1486.8 | 申请日: | 200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4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承绪;何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承绪;何恋清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 汽车 余热 裂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裂解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
目前公开的各种余热制氢装置是利用内燃机排出废气的显热将醇类裂解成氢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引入内燃机中与汽油或柴油混合掺烧,由于氢气的燃烧速度大大高于雾状的汽油或柴油,故掺入氢后引燃了其他燃油雾,使其在内燃机中燃烧完全,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热效率,实现尾气在机内的自净,减少了排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专利号为9411632.2、名称为《余热制氢发动机》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余热制氢装置,其特点在于发动机的排气消声器和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组合为一体,其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尾气排放的背压,使发动机的动力下降。
专利号为98225685.X、名称为《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器》和专利号为99248815.X、名称为《具有外置采热结构的余热制氢装置》的专利文献在专利号为88108905.2、名称为《醇裂解反应器》和专利号为89203685.0、名称为《车用醇类改质装置》的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将裂解器,输气管,燃料贮存箱集成为一体,使其安装位置不受限制。但其结构复杂。
以上各种余热制氢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升温速度慢的问题,特别是当汽车在短途,低速行驶时,床温尚未达到要求时,已经到达目的地,使该装置失去使用价值。而当在长途高速行驶时,床温又过高,毁坏催化剂。它们在供料系统中,都使用泵注入燃料,难以和变化的车速配合,当车速低时,裂解气压力增大,使用不安全,同时燃料注入过多,裂解不完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温低速行驶时仍能使裂解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包括裂解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壳体、前后废气连接管、前后废气分配腔、醇类入口、裂解气出口和裂解室、,其特征是:还包括辅助电热栓,所述辅助电热栓分布于裂解室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辅助电热栓,发动机在低温低速运行时,电热栓接通发热,使裂解温度迅速提高,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可以在低速,短途行驶时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的横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汽车上运用的安装系统图。
如图1,2,3所示,该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的反应器33包括由壳体1,前孔板2,后孔板3,前后废气连接法兰4、5,前后废气连接管6、7,前后废气分配腔8、9,中心短路管10,醇类入口11,顶盖12、14,中间隔板13,裂解气出口15(主要是氢气),废气短路活门轴16,废气短路活门18,曲柄17,辅助电热栓21,矿渣棉保温层22,热交换列管23,测温孔24等组成。所述的辅助电热栓21为一组长条形栓体,它均匀的分布于前裂解室19内;前裂解室19和后裂解室20内的热交换列管23之间填满催化剂,两室间被中间隔板13分隔成下部连通的U形结构,在醇裂解反应器的两侧有保温层22。
如果不采用中间隔板13把裂解室分为前后两个,则反应器33在车上使用时需要竖直放置,以保证气固两相充分接触。此时电热栓21位于反应器33的上部裂解室内。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制氢装置进一步包括醇类贮存箱34、裂解气贮存箱35、流量计36、智能数字化多点控温仪37,电磁阀38、39,气动阀40和热电偶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承绪;何恋清,未经尹承绪;何恋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型节油器
- 下一篇:十字轴劈面钻孔转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