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量烹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1903.7 | 申请日: | 200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昱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昱灿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烹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煮装置,尤指一种以重量差异做比较来控制加热与否的定量烹煮装置。
按中国传统煎药、炖品的技术,概利用炖锅配合以炉具加热为主,且多半必须以经验值控制加热的时间,以达到烹煮食物所需的熟烂程度或剩余适当的水份。以传统中药的煎药技术为例,是由适量的药材添加适量的水份,经加热烹煮至水份蒸发成少量适当浓度的药品供饮用。上述的煎药技术烹煮结果十分难以控制,如以药材添加五碗水烹煮至两碗药水为例,除非对烹煮时间控制极有经验,否则很难控制到刚好剩余两碗药水的结果,则其间的差距恐怕会造成药效方面极大的差异,且加热过程中需要人员守顾在旁边,以及不时的打开锅盖查看水量,否则水份易于被蒸发殆尽,更可能不慎引发火灾,如此费功夫且不安全的技术,确实不具实用性。
市面上曾出现一种可设定加热时间的定时炉具,虽其具有设定加热时间的定时功能,但由于时间的设定必须与添加的水量相配合,同样必须多次的经验值才能控制得当,否则同样容易烹煮不熟或烹煮过头,也不具使用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鉴于现有的煎药技术存有上述问题,实有必要予以改进。经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多年从事该项产业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定量烹煮装置,其以重量差异做比较来控制加热与否的定量烹煮装置,可依实际需求烹煮结果的重量为预设值,与加热过程的实际重量做比对,当实际重量相同于预设值时即切断加热,以达到依预设值而停止烹煮的定量烹煮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烹煮装置,它以重量差异做比较来控制加热与否,并具有依预设值来确定是否停止烹煮的定量烹煮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定量烹煮装置,包括容器、电加热装置及电子比重秤,其中:容器为可加热式并设在加热装置上部,其内部可供盛装欲烹煮食物;电加热装置,设置于电子比重秤的秤盘上,可对前述的容器加热,且由电子比重秤连接控制其通电加热与否;电子比重秤,透过秤盘的压力感测对应的实际重量值,并可透过操控面板依烹煮需求设定断电的重量预设值;当实际测得重量大于预设值时持续向加热装置供电,当实际测得重量等于预设值时则切断对于加热装置的供电,停止对于容器的加热,以达到依预设值而停止烹煮的定量烹煮功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了简便、经济、实用定量烹煮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定量烹煮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量烹煮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量烹煮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容器 11、容器盖
2、电加热装置 21、电源插座
3、双插头电源线 4、秤盘
41、支撑柱 5、电子比重秤
51、凹槽式重量感测柱 52、电源插座
53、亮灯式开关 54、操控面板
55、显示幕 56、设定键
57、重量增加键 58、重量减少键
59、取消键 6、主电源线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量烹煮装置,包括容器1、电加热装置2、电子比重秤5。所述容器1,可加热并设置于电加热装置2的上面,其内部可供盛装欲烹煮食物,并由容器盖11盖合;所述电加热装置2,设置于电子比重秤5的隔热性秤盘4上,可对前述的容器1加热,其侧面设一电源插座21,经双插头电源线3连线,由电子比重秤5控制其通电加热与否;所述电子比重秤5,通过其秤盘4的压力感测对应的实际重量值,该秤盘4具有隔热性,用来阻隔电加热装置的高温传递破坏电子比重秤5的正常运作,该电子比重秤5具有若干凹槽式重量感测柱51供秤盘4底面对设的支撑柱41插置;另其侧面设有电源插座52供连接双插头电源线3,一侧的亮灯式开关53可手动控制是否供电给电加热装置2,另一侧面设有主电源线6连接市电,而正面有一操控面板54,操控面板54上包含有显示幕55、设定键56、重量增加键57、重量减少键58、取消键59等,可用来控制定量烹煮装置的整体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昱灿,未经朱昱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