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传质塔板无效
申请号: | 01221921.5 | 申请日: | 200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75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春;李春利;吕建华;刘继东;王福宽;杨振生;王志生;于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8 | 分类号: | B01D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学苑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国茹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传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化学工业中传质、传热板式塔中的塔板,特别涉及一种立体传质塔板。
目前,在化学工业的蒸馏、吸收、解吸、增湿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塔板多数是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等。这些塔板的处理能力小,而且压降大。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塔板,如垂直筛板,虽然在处理能力、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雾沫夹带量还不够低,塔板压降还偏高,塔板效率还不够高,工业上应用也仅限于某些特定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大通量的立体传质塔板,该塔板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塔的处理能力,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小雾沫夹带,提高塔板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立体传质塔板的结构是,在塔内装着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升气孔,每一个升气孔对应处装着喷射罩,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喷射罩与塔板之间有底隙,喷射罩的上方通过支承架装着1~10层呈立体结构排布的分离板。
分离板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带弧度的板。
只安装一层分离板时,其顶部为封闭型,每一块分离板与喷射罩的水平夹角为-45°~45°。
安装几层分离板时,最上面的一层顶部为封闭型,其它层顶部为开放型,每一块分离板与喷射罩的水平夹角为-45°~4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立体传质塔板在喷射罩上方装上分离板后,其处理能力比垂直筛板提高100%~200%,使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5;气相雾沫夹带比垂直筛板减小100%~200%;塔板压降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立体传质塔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体传质塔板在塔内的排布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祥述:
立体传质塔板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塔壳(1)内装着水平塔板(9)和降液管(7),塔板上开有三排升气孔(10),在每一个升气孔对应处装着喷射罩(2)(如图2所示),喷射罩上开有喷射孔(3),喷射罩与塔板之间有底隙(8),在喷射罩的顶部分别通过支承架(11)装着三层立体排布的分离板(4)、(5)、(6),三层立体排布的分离板由6块平板组成,每一块分离板与喷射罩的水平夹角为30°,下面一层分离板(4)和中间一层分离板(5)为开放型,上面一层分离板(6)为封闭型。
立体传质塔板在塔内的排布状态如图2所示。
立体传质塔板的工作原理是:液体从上一层塔板的降液管流下,气体从塔板的下方通过升气孔进入喷射罩内,在气体进入喷射罩内上升的同时,将液体从喷射罩底隙吸入喷射罩内,并被气体粉碎成液滴。这股气液混合流由开放的喷射罩顶部和侧面的喷射孔喷出。由顶部喷出的气液混合物首先打在下面一层分离板上,液滴被破碎和凝聚后,被分离下来的液滴随气体在板下沿板的延伸方向向喷射罩外喷出,没有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打在中间一层分离板上,同样,液滴经过破碎和凝聚后,被分离下来的液滴随气体在板下沿板的延伸方向向喷射罩外喷出,再没有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最后打在上面一层分离板上,液滴被破碎和凝聚后,全部随气体在板下沿板的延伸方向向喷射罩外喷出。立体传质塔板的开放型结构使气体流动更加通畅,提高了处理能力,降低了塔板压降,多层分离板有效防止了雾沫夹带,提高了传质效率。
本实用新型经实验证明:在液体处理量一定时,随着上升气体速度的增加,气体会夹带液体至上层塔板,即雾沫夹带。实验证明:由于立体传质塔板的分离作用,当空塔动能因子达到3.5时,无明显雾沫夹带,提高了传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