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随身听与通信功能的耳机无效
申请号: | 01222121.X | 申请日: | 200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尹俊雄;陈怡成;谢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碁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随身听 通信 功能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通信功能且可作为随身听的耳机。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倾向制作成轻薄短小,更适于携带使用,诸如作成钢笔大小的数字照相机、作成打火机大小的数字录放音机,都是将体积缩小易于携带的成功例子,其中也有因活动需求量大的消费者而将随身听制作成耳机的形式,正式商业化在市场上贩售。
然而,这类产品只能单纯的作为收听声音信号,如果在活动中要与人通话,作为双向通信沟通,则需要停止活动而使用其他通话器具,例如,当行动量大或是双手同时都在做事的人(例如搬运货物),在使用随身听时,若要接听电话,通常得停下手边工作,停止随身听的运转以及拿起移动电话等需要中断目前的工作,如此会造成工作的不连续而减低工作效率,或是有运动的人(例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在运动时习惯带上随身听以保持运动节奏,但在运动时需要与教练讨论如何修正运动姿势,在运动的同时有通话的需求,在目前的产品中仍无法完全解决此类问题,即使有人使用免持听筒装置,但通信器材或是随身听仍具有大多具有一个本体结构,需使用手提或是挂置在身体上,对于运动员来说,仍会阻碍其活动,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将此通信装与随身听结合且设计的适合携带,愈显得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通信功能且可作为随身听的耳机。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随身听与通信功能的耳机,包括:至少一个耳机结构,该耳机结构包括:一个随身听播放模块,可播放声音信号;一个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一个天线电路,用于双向接收与传送无线信号,一个信号调制和解调电路,所述电路解调接收信号以及调制发送的信号,一个喇叭,所述喇叭可以播放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一个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可以接收语音信号并传送到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喇叭接收所述随身听模块所产生的信号播放,当所述通信模块有信号时,可切换并中断所述随身听模块的信号,而将喇叭接收信号切换到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另外可使用所述麦克风进行通话,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输出,当通话结束,切换通信模块信号返回到所述随身听信号。
本实用新型针的优点是,将随身听模块与通信模块设置在耳机结构内,根据这种做法,该耳机可以同时作为随身听与通信器具,在没有通信需求时,可以作为随身听,听取音乐或是当有通信的需求时,自动切换电路将喇叭声音切换至通信模块信号,伴随着麦克风,即可当作通信器材使用与一般的电话相同,当通信结束,自动切换电路可将喇叭的声音切换回随身听模块信号,继续当作随身听使用,由于该二模块均设置在耳机结构内,故只需简易的操作即可接听电话,且该结构是为耳机,可以佩带在耳上,没有如一般随身听或移动电话需要佩带在身上,妨碍活动的缺点。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会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理解。其中各个附图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随身听与通信功能耳机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随身听与通信功能耳机的电路功能框图;
图4是耳机上的按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麦克风上按键实施例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具备随身听与通信功能的耳机。如图1所示,随身听模块11与通信模块21的信号都连接到自动切换电路113,随身听模块11的声音播放经由自动切换电路113进行控制,传送到耳机发出声音,当通信模块11有通话的需求时,自动切换电路113将喇叭12切换到通信模块11的线路上,配合麦克风3则可成为一个通信的话机,进行发送与接听,当通话结束,自动切换电路检测到通信模块11已经结束通话,则将线路切换为随身听模块与喇叭相连接,完成随身听功能与通话功能相切换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为一个耳挂式耳机,该耳机具有一个耳朵式挂勾,可以直接挂附在耳朵上,此外,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一耳机1内,而随身听模块设置在第二耳机2内,两者连接在传输线4两端,在传输线上设有一个麦克风3以供发话端使用,该麦克风3可因其灵敏度不同而设置于适当的位置,如果该麦克风3灵敏度高,甚至可以设置在耳机内,这是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所能熟练替换的,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碁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碁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缸头装饰支撑架
- 下一篇:陶瓷片密封浮体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