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线追逐发光二极管灯带无效
申请号: | 01222630.0 | 申请日: | 200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睦华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S10/00;//F21W12100;F21Y10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香港九龙塘鸿图道1***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线 追逐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灯带,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带。现有技术的管状装饰灯带,其发光体一般多采用小灯泡,由于灯泡存在抗震效果差、易破裂、散热慢、耗电量大、适用性差等缺点,使用受到限制。近来,有一种选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体的灯带,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现有的能产生追逐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灯带共需要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导线,其电源线间距较小,当灯带因挤压、弯曲时易造成导线之间互相摩擦而发生短路的危险,从而降低了产品可靠性,只有通过增大管带直径来增加导线间距以克服这种不安全因素,提高产品可靠性,但因此会相对提高灯带的成本,同时因为灯带加粗后会令灯带柔软性及弯曲性变差,而使灯带的适用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产生追逐效果、安全性能好,可降低成本的新型二线追逐发光二极管灯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发光二极管装饰灯带,是由管状灯体、胶质透光套、发光二极管、电阻、电源导线等组成,其驱动方式是用两根导线作回路,均串接有发光二极管和电阻形成两串灯条,两串灯条上的发光二极管相间交错排列,固定安装在管状灯体内,电源导线通过接插件接电子技术独立开关。利用交流市电有正半周及负半周的特性,使用电子技术独立开关正半周及负半周,由正半周驱动一串发光二极管,负半周驱动另一串发光二极管来产生追逐、各种闪动或长亮效果,使灯带更具有装饰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技术独立开关可是由交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直流稳压滤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控制电路、触发电路和交流开关电路组成。交流滤波电路串接在市电与负载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滤波电路,输出脉动直流电接直流稳压滤波电路、同时为过零检测电路提供脉动直流取样信号;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对交流市电的过零时刻进行判断,将不同组合花样的控制脉冲输出至触发电路,交流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触发电路的输出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及原理,在技术上克服了目前市场上二线灯带不可产生追逐效果的问题,从而使灯带更具有装饰性,丰富了市场;且本实用新型灯带较现有技术的三线或多线式灯带有效的减少了导线的数量,使得导线的间距相对增大。一般13毫米外径的三线追逐发光二极管灯带的间距约2.85毫米,而13毫米外径的两线追逐发光二极管灯带的间距约6.8毫米。因此,在安全性方面,大大降低了挤压、弯曲灯带造成导线之间易互相摩擦而发生短路的危险;同时,由于减少了导线的数量,也降低了成本。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灯带本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独立开关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独立开关实施例的电路图;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装饰灯带,其灯带(1)是由管状灯体(12)、胶质透光套(11)、发光二极管(13)、电阻(14)、电源导线(15)(16)等组成,两根电源导线(15)(16)作回路,均串接有发光二极管(13)和电阻(14)形成两串灯条,两串灯条上的发光二极管(13)相间交错排列,固定安装在管状灯体(12)内。电源导线(15)(16)通过接插件(2)接电子技术独立开关(3),接插件(2)的本体(21)一侧接灯带(1)内的电源导线(15)(16),另一侧接电子技术独立开关(3),并用上下壳体(22)(23)固定。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子技术独立开关(3)可以是由交流滤波电路(31)、整流电路(32)、直流稳压滤波电路(33)、过零检测电路(34)、控制电路(35)、触发电路(36)和交流开关电路(37)组成。交流滤波电路(31)串接在市电与负载之间,整流电路(32)的输入端接交流滤波电路(31),输出脉动直流电接直流稳压滤波电路(33)、同时为过零检测电路(34)提供脉动直流取样信号;过零检测电路(34)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35),控制电路(35)对交流市电的过零时刻进行判断,将不同组合花样的控制脉冲输出至触发电路(36),交流开关电路(37)的控制端接触发电路(36)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睦华,未经朱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时液相扩散焊机
- 下一篇:粮食散运自动装卸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