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旋风泵无效
申请号: | 01222708.0 | 申请日: | 200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4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旋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流体的新型旋风泵。
目前,输送流体所用的离心泵和旋涡泵由于其叶轮直径、流道截面等结构型式,使得液体的重度、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对泵的特性曲线有影响,不仅存在着泄漏、振动、汽蚀、堵塞和空穴等现象,而且还存在维护不便、易磨损、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输送流体的新型旋风泵,它不仅具有无泄漏、无汽蚀、不堵塞、不产生空穴现象、振动小和自身平衡,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由十字型叶轮、转子轴、涡形状的泵体、唇状密封圈、密封腔、泵控制器、吸入口、排出口、泵支座、轴承和联轴节等部分组成的新型旋风泵。将转子轴与联轴节连接并装配到轴承上,把十字型叶轮固定在转子轴上并安装在涡形状的泵体中,涡形状的泵体与十字型叶轮的间隙采用唇状密封圈密封,十字型叶轮开始转动时,在涡形状的泵体内和相邻吸入口周围的流体也随之转动,当达到一定转速时,旋转的流体被迫向下并进入吸入口的中心区,在此处产生了高速同步的旋转流体柱,它将搅起被输送流体或物质,旋转的流体柱在周围产生了旋涡,使流体或物质反转并向上进入泵腔内,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涡形状的泵体里的流体被迫流出排出口,而在涡形状的泵体与十字型叶轮的间隙处产生了一个负压区,密封腔接通大气或外部低压空气/液体源,该唇状密封圈的作用是只允许密封腔内的空气/液体通过进入涡形状的泵体里内,从而达到不向外面泄漏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以做到无泄漏、消除汽蚀、不堵塞、不产生空穴现象和振动小,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新型旋风泵第一个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面图。
图3是新型旋风泵第二个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1.十字型叶轮2.转子轴3.涡形状的泵体4.密封腔5.唇状密封圈6.吸入口7.排出口8.泵控制器 泵支座 轴承 联轴节
在图1中,将转子轴 与联轴节连接并装配到轴承上,把十字型叶轮(1)固定在涡形状的泵体(3)内的转子轴(2)上,涡形状的泵体(3)与十字型叶轮(1)的间隙采用唇状密封圈(5)密封,十字型叶轮开始转动时,涡形状的泵体内和相邻吸入口(6)周围的流体也随之转动,当达到一定转速时,旋转的流体被迫向下并进入吸入口(6)的中心区,在此处产生了高速同步的旋转流体柱,它将搅起被输送流体或物质,旋转的流体柱在周围产生了旋涡,使流体或物质反转并向上进入涡形状的泵体(3)内,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涡形状的泵体(3)里的流体被迫流出排出口(7),而在涡形状的泵体(3)与十字型叶轮(1)的间隙处产生了一个负压区,密封腔(4)通大气,唇状密封圈的作用是只允许密封腔(4)内的空气进入涡形状的泵体(3)内,从而达到不向外面泄漏的目的。
在图2中,在涡形状的泵体(3)与十字型叶轮(1)的间隙采用唇状密封圈(5)密封,密封腔(4)与外部低压流体(空气/液体)源接通,从外部气源供给的低压流体可连续通过转子轴唇状密封圈(5)处进入涡形状的泵体(3)内,从而达到不向外面泄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