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无效
申请号: | 01222838.9 | 申请日: | 200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文正 |
主分类号: | A63B53/00 | 分类号: | A63B5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身内 设有 配重 高尔夫球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领域体育锻炼用运动器材中的高尔夫球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将部份球头重量移置在具有均匀外型的杆身内部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
目前提供球友所使用的高尔夫球杆,其构造外型概略如图4所示,在杆身(10)的一端固定有球头(50),另一端设有可供球友握持挥杆用的握持部(11),当使用者藉由挥动高尔夫球杆时,以该球头(50)的击球面(52)进行击球,高尔夫球可朝向预定方向飞行移动。
由于挥杆击球时,使用者握持在杆身的握把处进行施力挥杆,杆身另端头所设置的球头由高处朝向低处的高尔夫球定位处快速位移,此时由于施力点与具有一定重量且呈不规则外型球头的击球点有一段较长距离,在此段时间中该球头必须维持其稳定性,始可在击球的瞬间其击球面与高尔夫球形成为所预定的角度,使球朝向预定的方向飞行,反之,若球头无法在此段时间内维持稳定的移动,将造成其击球面的击球角度无法如挥杆者所预期,造成球的飞行无法受到控制,故球杆的动态平衡确实极为重要。
前述高尔夫球杆的杆身,是以碳纤维材料制成为中空杆体,在杆身制作完成后,其杆径是由一端渐渐朝向另端缩减,亦即二端处的外径不同,其中在杆身大端周缘处选择标记有一特定的标示处,其中该特定的标示处可位于该杆身强度较佳处,此一标示处即可提供一般生产者在杆身小端处固定球头时,使球头的重心处与该标示点对齐,以达到可获得具有较佳的动态平衡效果。
又由于杆身所固定的球头,为了可达到其一定的挥杆感觉所设计的球头均维持在一定的重量(例如:约为200公克),如此的球头重量设计,在实际进行挥杆击球时,仍因为球头具有一定的重量且球头的外型为不规则状,因而影响到挥杆击球的稳定性,及存在有所形成的扭力过大等情形产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高尔夫球杆仍存在有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习用的高尔夫球杆在使用上存在有击球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击球扭力过大的缺点,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习用的高尔夫球杆在使用上存在有击球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击球扭力过大的缺点,对其予以重新改良设计,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使其藉由降低球头的部份重量并将其移至均匀的杆身内部,而可达到使高尔夫球杆在挥杆击球时除了可维持原有的挥杆感觉之外,另外还可降低其挥杆击球的扭力,并可提高在各种击球动作时更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设有二端外径不等的球杆,在其内部置入设有配重件,且该端所形成的固定部置入于球头的结合孔内结合固定,该呈不规则外型的球头重量较原设计的重量为低,且二者的重量差等于移置在杆身的配重件重量,前述的配重件的外型为配合杆身内部孔型设计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杆身在固定部一端内设有螺孔,内杆体上形成设有挡环,且相邻二侧形成设有螺纹部,该内杆体以其螺纹部与杆身的螺孔相互结合,又球头的结合座内形成设有具有穿孔的固定座,前述突出于杆身外侧的另一螺纹部为贯穿固定座的穿孔,并配合固定件呈相互结合固定结构。
前述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配重件、内杆体及固定件与杆身及球头之间涂覆设有接着剂,以进行各构件的结合固定,各构件形成固定结合结构。
前述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设置在杆身内部的配重件在另端设有次配重件。
前述的在杆身内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配重件二端与内杆体及次配重件间形成设有相互套置的突柱或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文正,未经曾文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单关节仿生机器鱼
- 下一篇:多功能中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