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3192.4 | 申请日: | 200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董鼎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变压器。
一般变压器包含有线包及位于线包中央的金属内芯部及位于线包外围的金属外框部。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习用变压器A构造的外观立体图及其分解示意图。该变压器A包含有一线包1以及由多数E形矽钢片(以下称E片)2及I形矽钢片(以下称I片)3对插堆叠而成的框架,以形成变压器的内芯部2a及外框部2b。该E片包含有一顶片(或底片)21及由该顶片向一方延伸突出的中央突片22及两侧突片23。该习用变压器A的制造流程是将线圈11卷绕于线架12(该线架中央部设有芯孔13)形成线包1;将矽钢片冲压为E片2及I片3;将多数E片2及I片3由上下方向依序交错插置于线包1,在E片2插置于线包时是以该E片的中央突片22突容于线包1芯孔13、两侧突片23位于线包外围的此种方法插置于线包,I片3是位于E片2的开口端,该I片与E片的顶片21及两侧突片23共同形成框体并围绕在线包1的外围而构成变压器的外框部2b,而位于线包1芯孔13的E片2中央突片22则构成变压器的内芯部2a;最后,将其含浸凡立水,以固定E片2及I片3;依此完成变压器的制作。
然而,上述习用变压器的制作方式及其构造有如下诸多缺憾:
其在组装变压器的内芯部2a及外框部2b时,是以多数片的E片2及I片3由上下方向一片一片地交错对插而成,其制造麻烦费时;组装最后一片矽钢E片2进入线包1的芯孔13时,不易装入,增加装配上的困难度;该最后一片E片2容易松动,需与其他矽钢片以凡立水固定,而该凡立水会对环保上造成不利的影响;该变压器的内芯部2a及外框部2b是与线包1形成十字贯穿交叉的结构,外观型态接近正立方体,不适合作外观造型上的改变,以配合装配位置空间上的限制;其内芯部2a及外框部2b与线包1是呈十字贯穿交叉结构,其八个角落是呈缺角悬空状态,不适合变压器塑料外壳一体成形制作;若欲一体成型制作该塑料外壳,则必须浪费较多的材料以填满该等缺角空间;其线包1是显露于外,需考虑与其他物件间的绝缘距离;形成四方框体的各E片2及I片3的各锐利角缘有割伤人手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不但组装方便,而且其结构密实,内部间隙小,没有高突的外形构件,不伤人手,且该变压器可适应装设该变压器的空间上的限制,容易与塑料外壳一体成型,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框部,是以多数层钢片卷绕形成两侧封闭、前后开口的框卷型态,该外框部上下的中央部位设有芯孔;
一线包,设置于该外框部之内,该线包中央部位亦设有芯孔;
一内芯部,是由多数钢片铆合成柱状,设置于入该外框部及该线包的芯孔内。
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可以与一塑料外壳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其优点在于:不但组装方便,而且其结构密实,内部间隙小,没有高突的外形构件,不伤人手,并且能满足所装设该变压器的空间上的限制及需求,而且容易与塑料外壳一体成型为所要的外形,并可完全隔离线包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及其功效,依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
图式简要说明:
图1为习用变压器的外观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外观图。
图4为图3的元件分解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B包含有线包1、外框部4、以及内芯部5。
该外框部4是以钢片多层卷绕形成两侧封闭前后开口的框卷型态,该框卷型态可为任何型态,例如扁形框卷型态,该外框部上下的中央部位设有芯孔41;线包1是完全被容置于外框部4的内部,该线包与习用设计一样,是将线圈11卷绕于线架12所构成,该线包于线架的中央部位亦设有芯孔13;该内芯部5,是由多数片钢片铆合成柱状的内芯部,以置入外框部4及线包1的芯孔41、13。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B上述的构造,是以多数层卷绕的外框部4将线包1完全包覆在该外框部的内部,并另以内芯部贯穿固定,其构造密实,内部间隙小,外观平整,没有高突的外形构件,不伤人手,并可适应所装置空间的限制及需求,而且容易与塑料外壳一体成型为所需要的外型并完全隔离线包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