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排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3526.1 | 申请日: | 200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燕;徐佑璋;徐强 |
主分类号: | A61F5/44 | 分类号: | A61F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天***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排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泌尿系统手术后使用的排尿装置。
传统的泌尿系统手术后,如各种原因的全膀胱切除后需做尿路改道的患者,对尿路改道后的尿液排放问题,都是用在腹部皮肤造口置导尿管解决,导致患者终生要在体外挂一个集尿袋,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此问题虽然有不少人在努力解决,但始终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排尿装置,从根本上革除了导尿管和集尿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阀座8及插入阀座中的阀体7组成,阀座为一空心圆柱体9及连接体6上下连接组成,在空心圆柱体上部外侧有一间隔片5;阀体中间为导尿道4,导尿道上端有一阀珠2与导尿口1吻合接触,导尿口下部固定有一弹性支撑座3,支撑座上端顶在珠阀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对各种原因的全膀胱切除及膀胱颈部以下不可逆梗阻手术后需做尿路改道的患者,切开皮肤逐层至膀胱后,将阀座8的连接体6置入膀胱切口内,将膀胱壁与连接体严密缝合后,将间隔片5放在脂肪层的合适位置,使阀座外口壁置于皮肤外,缝合伤口。手术后两周,就可以将阀体7装入阀座的空心圆柱体9内。当需要排尿时,用一个专用导尿管的尖头将阀体的珠阀2向内顶入,阀打开,尿液顺导尿道4经导尿口1从专用导尿管排出。排完尿后,松开珠阀,珠阀受弹性支撑座3作用与导尿口吻合,阀体关闭。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彻底解决了患者随身携带集尿袋的烦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燕;徐佑璋;徐强,未经袁燕;徐佑璋;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