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写用笔具无效
申请号: | 01223701.9 | 申请日: | 200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寿 |
主分类号: | B43K23/008 | 分类号: | B43K23/0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书写 用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用笔具,属于文具用品领域。
现今社会上工商繁忙,文具用品多为办公及日常书写所用的必需品,而已知笔具的结构,请参见图1,多是采用笔杆100底缘制以微凹陷的环状沟部101位,并于环状沟部外套置一由软质弹性材料呈筒状的笔套200,再依续套设笔心300并锁合笔头400,让使用者握持笔杆时其指尖夹合于笔套处,其因具备软质弹性的笔套外层,达到使指尖可舒适握持及止滑等功效。
然而,一般在握持笔具书写时,主要是以拇指、食指及中指指尖抵持笔杆100前段部,并由拇指及食指间的靠持部托持笔杆后段,而因软质弹性笔套200是以套设方式,套置于微凹陷的沟槽处,不免产生与指尖间相对滑动,严重者将有笔套层脱落的现象,遂易导致握持摇晃而影响握持笔杆的稳固性,而于塑胶及金属制笔具中皆采用此套置笔具层等方式,显然未有人对此有任何改善之处,本实用新型即为申请人着眼于此首先开发设计提出对上述缺陷的解决方案的产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大握笔时的稳固性,且即使长时间书写亦不易感觉疲劳的笔具。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书写用笔具,其特征是笔杆上锁固一由内、外金属制套管中间夹合一软质弹性笔套三层组合式结构体,其中于外套管管壁设有多个排列的圆孔,内层套管的上、下两侧设有螺牙,分别螺合笔杆及笔头,而内、外层套管间夹合的笔套对应外层套管上排列的圆孔设有多个凸粒,凸粒凸伸出外层套管的圆孔。
笔套为硅胶材质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书写用笔具,通过采用三层组合式的金属套管及硅胶握持笔套组合并与笔杆间相互锁合,有效增加握持部的接触效果并使书写具有稳固感,且长时间书写并不易产生疲倦感,明显增进了功效,更具有进步性及实用性。
以下兹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以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使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
图1:是已知笔具结构的组合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笔套结构的立体系统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笔套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2、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书写用笔具结构的立体系统图及组合剖示图,其主要结构是为一金属制笔具,于笔杆10底缘内孔处设有内螺牙11,另设有一金属制内层套管20,该内层套管20管径略小于笔杆10的外径,并于内层套管上、下处皆设有外螺牙21,借此而与笔杆10底缘的内螺牙11螺合锁固,通过内层套管10与上段笔杆10相互锁固,而形成微凹陷的沟槽部,于该沟槽部处套合一由硅胶制成的软质弹性笔套40,该软质弹性笔套表面乃设有等距排列的浮凸粒41,并于笔套外再套置一外层套管30,此外层套管管壁是相同于笔套表面凸粒位置设有若干排列的圆孔31,而使笔套夹合于内层套管20、外层套管30中间(如图3、图4所示),笔心60置入于笔杆内并于内层套管20底部外螺牙21处锁固一笔头50即可;
此由三层式组合的金属套管20、30及硅胶制笔套40制成的书写用握持部,不仅可增大握持部的稳固感,而让笔套紧密套合于内、外层套管中,使套管组能锁固于笔杆10上,并有效防止已知笔套层滑落于笔杆的困扰点,且长时间书写并不易产生疲倦感,确为一实用、创新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范例,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寿,未经陈国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