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参数复合火警预报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3868.6 | 申请日: | 200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维克;唐德尧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复合 火警 预报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多参数复合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用多参数敏感决策对火警进行预报的传感器,可用于防火预警和火灾报警。
现有预报火警的传感器多为单参数传感器,有敏感烟雾的传感器,那是一种用光学的方法识别环境中出现的烟雾从而预报火警的传感器,其缺点是可能因空气中新出现的灰尘、蒸汽等而误报;也有敏感可燃气体泄漏的传感器,还有敏感温度异常的传感器,以及敏感电器线路超温的传感器等。所有这些传感器都是独立工作的,均存在其敏感面窄的局限性、单独决策的片面性,因而难以准确无误地预报火灾,同时,各个传感器基本上是用专用电缆单独与仪器连接的,又存在着敷线烦琐、用线很多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应用多参数敏感对火警进行多物理量侦察,对获得的多参数信息进行联合决策,以实现更全面、准确、可靠的火警预报,并能相应减少传输电缆的多参数复合火警预报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的。
传感器内含有由座体11、座罩12构成的壳体1,壳体内腔与检测环境沟通,内装N(N>1)个可预报火警的敏感器件3和相应的电路板2,为减少传输电缆,传感器电路设计为总线式结构,其电源输入和信号输入输出可通过电缆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插座4,经外部敷设的火警预报总线与相应的仪表连接,传感器上还可设计接线端子5,使电路板上的相应电路经电缆与装设于外部相应的敏感器件(如电缆火警预报敏感器件)连接。
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敏感器件相应的检测单元,如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1,温度检测单元22,烟雾检测单元23,电缆火警检测单元24,还设有微处理器单元25及安装于其中的相应软件,通信接口26,电源管理单元27。
通过插座4引入的供电电源VDD,经过电源管理单元27调整,再供给各检测单元和微处理器和接口使用;电源管理单元27还对供电电源VDD和稳压前电压进行检测,其检测输出接到微处理器之AD变换器的相应通道,相应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接到微处理器之AD变换器的相应通道。
微处理器25通过输出口TIDS1对电源管理单元27进行控制。微处理器25的通信信号接到接口电路26,接口电路的通信输出输入端通过插座4与外设总线电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火警预报传感器用多个参数敏感,具有防止单参数传感器因敏感器件失效而漏报火警的优点,并能借助于软件对多参数信息联合决策,克服单参数敏感传感器的误报缺陷;采用总线传输结构,又能使防火监控系统的布线简便化,且可使微处理器的软件通常处于接受状态,在得到防火报警仪或计算机呼叫本传感器的代码后,将本传感器得到的火警信号汇报至防火报警仪或计算机,使得一条总线上可以接入多个有不同代码的多参数复合火警预报传感器,节约了每一个传感器均要一条专用电缆接到仪器的代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案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1所示实施例:在一个能够通风对流但又能够局部避光的,由座、罩通过螺纹连接构成的壳体1内部,装有可燃气体、温度或红外、烟雾三个火警敏感器件,通过接线端子5还外接有电缆火警预报敏感器件和相应电路的电路板2。罩12的顶面和锥面开有大量进气孔,使被监测环境的气体通过这些孔进入传感器内部。座11的底面和四周也开了大量的通气孔,使通过罩12和电路板2流入的被检测环境的气体能够经过这些孔流出,形成对流,有利于环境气体的检测。
安装在壳体1的座11上的电路板2也开了若干孔洞,以便被检测环境的气体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对流,并在电路板与座11之间形成一个黑暗空腔,作为光电式烟雾敏感器的工作空间。
图3则是上述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相应含有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1、温度检测单元22、烟雾检测单元23和电缆火警检测单元24。
可燃气体检测器Q与负载电阻R1组成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1;温度敏感器件W(如TPM36或红外敏感器件如3DU10)自身构成了温度检测单元22;R8、R9、发光二极管V2、V3、V4和光敏管V5组成烟雾检测单元23;排电阻器R10、R11组成电缆火警检测单元24;晶体Z、电容器C1、C2、电阻器R12、R13和微处理器D1(如PIC16C73)组成微处理器单元25;电源管理单元27含有电源稳压器271,电阻器R2~R7和三极管V1;其中R2、R3构成VDD检测器,R6、R7构成稳压前电压检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维克;唐德尧,未经谭维克;唐德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