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斜隙式火花塞无效
申请号: | 01223872.4 | 申请日: | 200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姬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小军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斜隙式 火花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尤其是一种具有适宜不同混合气浓度燃点需要的最佳放电点的多点斜隙式火花塞。
火花塞是为内燃机、柴油机(以下统称为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点燃油、气混合气(以下统称为混合气)火花的点火装置,是发动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保证发动机高质量工作的重要因素。
传统结构火花塞的工作原理:主要根据平板电容端面放电的性质进行工作。我们了解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ε空气≈1,纯燃油的相对介电常数ε燃油≈24。因此混合气相对介电常数εr气的变化范围也应在空气与纯燃油的相对介电常数之间。
火花塞两电极间填充着相对介电常数为εr气的电介质,当极板上的电量Q(依电极材质而定)保持恒定时,由
(εr气≌2依油质不同而异)。
(E0、V0、C0表示理想值;E、V、C表示实际值)则极板间介质内的电场将从最佳强度E0削弱为,这就意味着极板间的电压则从最初的希望值V0下降至,于是填充混合气介质的火花塞其电容,由初始状态变为: 而火花塞两电极间理想放电激励电压为15000V,故发动机火花塞两电极间以混合气为填充介质,这时火花塞两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变化范围应据,这就意味着火花塞两电极间放电电压将在期望的15000V-7500V范围内波动。
传统结构火花塞的主要特点:由于传统结构火花塞中央电极与旁电极间工作端的放电(点火)间隙单一,或称为“死”点放电(点火)(通常取放电(点火)间隙0.7-0.9mm),由于内发动机的混合气浓度变化的不均匀性。而对具有平板电容器性质的传统结构火花塞,就很难达到发动机在启动、怠速、中等负荷、全负荷、加速五种工作状态下,所要求的最佳放电(点火)间隙。从而造成火花塞的点火强度不够。其主要因素正是混合气浓度是一随机量,又以动态电介质身份存在于传统结构火花塞中央电极与旁电极产生的电场间。基于它的随机性,必然引起电场的波动,电压下降、电容增大、放电强度减弱,从而造成火花塞的点火强度不够。严重者能使发动机发生断火现象。
参见图1,在火花塞的本体1上设有中央电极2和旁电极3。由于传统结构火花塞旁电极3呈L形,设置在中央电极2的前端部。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它始终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中,由于L形的旁电极3面积很小,自身承受的压强很大,即使采用合金材料(NiCrSiMn)也克服不了旁电极易产生疲劳、变形、折断的弊端。这是传统结构火花塞最致命的弱点:其次,由于传统结构火花塞旁电极3呈L形,在其工作端面形成了一个屏障,阻碍了电火花向前溅射,影响了混合气的顺畅点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斜隙式火花塞,它具有合理的放电(点火)间隙,能够提供发电机处于任何工作状态的最佳点火强度,有利于火花的向前溅射,保证混合气的顺畅点燃。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斜隙式火花塞,它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生产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点斜隙式火花塞,它包括火花塞本体,以及火花塞端部的瓷环中央设有中央电极与旁电极,其中所述的中央电极设置在火花塞端部的瓷环中央,旁电极位于瓷环的外侧,环绕设置在中央电极的一周,并且旁电极的周壁上开设有缺口。
所述的中央电极的端部为棱台状,棱台对应旁电极的缺口。
所述的棱台与对应的缺口为一个以上。
所述的棱台与对应的缺口分别沿圆周等分设置在中央电极和旁电极上。
所述的棱台与对应的缺口为3个。
所述的棱台与对应的缺口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小军,未经姬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户骨质疏松治疗仪
- 下一篇:制造电视机玻壳用的销钉封接机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