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4150.4 | 申请日: | 200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梅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佰川;梅长生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玫 |
地址: | 20182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风力、小风力和无风的情况下均能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存在着工作范围窄、风能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等不足。小风(3m/s以下)不能发电,大风(27m/s以上)不能使用。美国、丹麦、德国等先进机组,尽管采用了电脑控制、微电机伺服及复杂的调速、调控和电、液、气动刹车等技术,解决了大风时叶片的甩浆和紧急停机问题,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一小风不发电、大风须关机,而且整机成本因使用复杂的控制设备而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它可以较稳定的电流电压发电运行,制造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小风(2.5m/s以下)可以发电,大风、强风(32.7-50m/s)时不需要停机,照常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现的。设计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集风斗、风喉、左右发电体、抽排风道、主体支架和回转体;所述集风斗入口处设有防护网,集风斗内设有风轮(其结构在专利号为ZL92236459.1的文件中已公开。)、发电机和发电机支架,集风斗的出口处与风喉连接;所述集风斗与左右发电体之间设有支撑连接用的集风斗支架;所述风喉为左右风喉,在风喉的入口处设有活页门,活页门由活页门控制器控制,风喉的左右出口处分别连接左右发电体的气流工作室的进风口;所述发电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气流工作室,下层为发电机工作室;所述气流工作室内设有多个矩阵布置的叶轮、叶轮之间的横向阻流板、设置在工作室两端的导流板、以及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发电机工作室内设有与叶轮同轴旋转的发电机;所述抽排风道内设有抽排电机和抽排风轮,抽排风道经吊架与左右发电体固定连接,其入口与气流工作室的排风口连接;所述主体支架其上端与左右发电体固定,其下端与回转体固定;所述回转体设有回转盘、回转底盘、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回转电机和同轴的回转小齿轮,回转小齿轮与回转底盘内设置的齿圈啮合传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集风斗为圆锥体或方锥体的锥体结构,锥体的大口为入口,小口为出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流工作室内的叶轮采用流体力发电用的可调速叶轮。它可以是名称为《流体力发电用的可调速叶轮》、申请号为01223373.0,01223374.9,01223375.7文件中所公开的叶轮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流工作室内的叶轮大小相同,整齐排列或错开排列;或叶轮为大小叶轮,大小叶轮间隔分布,大叶轮整齐排列,小叶轮与之错开、并整齐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完全实现了“扩压引射”的原理。
2、本装置做到了一次能量,倍压量增,多次利用,重复做功,提高了整机效能。
3、由于锥形集风斗的设置,避免了本装置中散度能量衰减问题。
4、由于气流工作室内叶轮的矩阵排列,导流板和横向阻流板的合理设置,使得叶轮在前有进风口、后有排风口的半封闭的特定环境中既避免了旋度能量衰减,又使原有能量重复利用,从而增加了叶轮的输出扭矩,进而相应地增加了发电机输出功率。
5、由于叶轮的特殊结构和气流工作室的特定环境,使得叶轮避免了(普通叶轮在普通环境中叶轮本身受气流冲击时所受到的)反向阻力,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6、由于叶轮的特殊结构和气流工作室的特定环境,使得叶轮避免了梯度能量衰减,使得每个叶轮都能以同样的速度匀速运转,保证了与叶轮配套安装的多个发电机都能以同样稳定的转速工作。
7、由于气流工作室的出口连接抽排风道,且在抽排风道内设置了抽排风机,使得本装置在微风和无风时也能正常发电或少量发电。
8、制造成本低,维修费用低,适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风力发电装置中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风力发电装置中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佰川;梅长生,未经赵佰川;梅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4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