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光眼引流拱体无效
申请号: | 01224974.2 | 申请日: | 200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维智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庆云 |
地址: | 101601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光眼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器械,更具体地,涉及青光眼引流拱体。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最常见而且手术效果比较确切的手术方法,但因为巩膜瓣由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形成瘢痕性愈合,阻塞外引流通道,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从临床角度,希望提供一种能防止巩膜瓣的瘢痕性愈合,保证外引流通道通畅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光眼引流拱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的解决方案实现。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拱体包括一个术后可置留体内的横截面呈梭状的长方形主体,主体内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引流通道。置入后,引流通道的一端与巩膜层半月形滤出入口相接,另一端引出体外。主体的两侧分别有一护翼,其上各有一固定孔,以便挂接在眼内。沿主体长度方向的上下两端也分别有一固定孔,其中上固定孔直接开在一侧的主体与引流通道之间的壁上,以便把主体连接在角膜侧巩膜瓣切口组织上。而下固定孔是在与上固定孔同一侧的主体与引流通道之间壁的延伸部份上,也可以和主体两侧的固定孔一样,在由所述的壁向外延伸的护翼上。
制作青光眼引流拱体的材料必须是与人体生物相容的,能产生网状空间结构,具一定的亲水性,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物理能性。这种材料包括水凝胶,硅胶,聚硅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氨基聚烯胺等。其中优选的是水凝胶。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拱体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使用该拱体具良好的效果。其中,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取样时发现拱体周围与巩膜瓣层间粘连不紧,较疏松,易活动;拱体周围与巩膜瓣层间无纤维性增生组织,成纤维细胞少,滤过泡间隙呈疏松网状,可见较多炎性细胞存在;引流通道内无纤维性组织,无成纤维细胞,可见较少炎性细胞存在。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手术部位无瘢痕组织覆盖,拱体在巩膜层间内未见移位,无球结膜充血,滤过泡明显,角膜光泽,透明,前房存在,瞳孔正常。视力恢复明显优于未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拱体的对照组,眼压变化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及其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加清楚,附图有: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拱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拱体包括一个用水凝胶制成的主体1,其截面呈梭状。主体1用水凝胶制成。主体1上有一个引流拱体通道2的通孔,其截面呈长方形。主体1的两侧分别有一护翼3、3′,其上有一固定孔4、4′,且在其长度方向上也分别有一个固定孔6、7,其中上固定孔6是位于一侧的主体1和引流拱体通道2之间,而下固定孔7与主体1侧面上的固定孔相类似的结构,它也具有一护翼5,下固定孔7位于该护翼上。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拱体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四个固定孔4、4′、6、7将其固定于适当的术位上,实现引流。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青光眼引流拱体长4mm,宽3mm,(中间的)最大厚度3mm;引流通道的截面尺寸为1×2mm。
申请人已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实施例作出了详细说明,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作出各种变换和改进,但这些变换和改进都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维智,未经戴维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4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迷宫式卷烟过滤烟嘴
- 下一篇:炼钢转炉汽化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