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导尿管无效
申请号: | 01225601.3 | 申请日: | 200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9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木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它适于一般的导尿之用,尤其适用于前列腺引流和灌注治疗。
现有技术中的胶乳导尿管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它属于三腔单囊结构,即其主要由膀胱囊20′、膀胱囊管腔11′、导尿管腔12′及膀胱冲洗管腔13′组成,并匹配设计有膀胱囊侧孔10′、膀胱囊管腔接管端5′、导尿管侧孔2′、导尿管接管端7′、膀胱冲洗管侧孔14′及膀胱冲洗管腔接管端8′,且在膀胱囊管腔接管端5′安装有调控阀门6′。使用时,经调控阀门6′由注射器注水或气体,使膀胱囊20′扩大呈球形,插入导尿管后再扩大膀胱囊20′防止导尿管滑出,当膀胱颈出血时,牵拉导尿管使膀胱囊20′压迫膀胱颈部而起到止血作用;经膀胱冲洗管腔13′可行膀胱冲洗和膀胱注药治疗;导尿管腔12′提供临床导尿,引流膀胱尿液。1′为前段,3′为膀胱囊壁,4′为导尿管壁,9′为膀胱囊腔。但由于导尿管在使用时心须留置在患者的体内,故对男性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前列腺液、精囊腺液和精液排泄不畅的弊端,可诱发男性生殖系感染;总之,现有的胶乳导尿管对前列腺疾病缺乏引流、灌注等诊断和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既具有导尿的功能、又具有前列腺引流和灌注作用的多功能导尿管,以达到对前列腺、精囊腺疾病的诊断、引流及灌注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多功能导尿管包括膀胱囊、膀胱囊管腔及导尿管腔,并匹配设计有膀胱囊管腔侧孔、膀胱囊管接管端、导尿管侧孔及导尿管接管端,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有网囊、尿道球部囊及抽吸管腔、注射管腔、尿道球部囊管腔,网囊位于膀胱囊及尿道球部囊之间,网囊的外壁上分布有网孔,并在抽吸管腔、注射管腔及尿道球部囊管腔上分别匹配设置有抽吸管腔侧孔、抽吸管接管端、注射管腔侧孔、注射管接管端、尿道球部囊管腔侧孔及尿道球部囊管接管端。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尿道球部囊接管端设置调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注射管接管端设置调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网孔与抽吸管腔侧孔呈不完全错位。
本实用新型抽吸管腔上所设的抽吸管腔侧孔有数个。
本实用新型注射管腔上所设的注射管腔侧孔只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网孔有数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功能多,治疗效果好;2、可用于前列腺、精囊腺疾病的诊断及药物灌注治疗,包括抽吸液性标本检验、注射造影剂显示前列腺、精囊腺和射精管及其病变;3、前列腺手术后,留置本实用新型,当尿道有溢尿时可经抽吸管腔引出后尿道尿液而解除尿道溢尿,并避免尿液向前列腺管内的逆流;当前列腺窝出血时,可经注射管腔注入止血剂而达到止血的效果;4、在引流膀胱尿液和注药膀胱治疗的同时,对前列腺、精囊腺起引流作用;5、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男性患者,也适用于女性患者,对女性患者的尿道分泌液也有引流作用,且使用效果佳。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胶乳导尿管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胶乳导尿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未充盈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盈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D-D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段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未充盈时)。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盈时前端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段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未充盈时)。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充盈时前段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接管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接管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1-前端,2-导尿管侧孔,3-膀胱囊壁,4-导尿管壁,5-膀胱囊管接管端,6-调控阀门,7-导尿管接管端,9-膀胱囊腔,10-膀胱囊管腔侧孔,11-膀胱囊管腔,12-导尿管腔,15-网囊,16-尿道球部囊壁,17-抽吸管接管端,18-注射管接管端,19-尿道球部囊管接管端,20-膀胱囊,21-尿道球部囊,22-网孔,23-抽吸管腔,24-注射管腔,25-尿道球部囊腔,26-尿道球部囊管腔,27-膀胱囊腔隙,28-网囊腔隙,29-尿道球部囊腔隙,30-尿道球部囊管腔侧孔,31-抽吸管腔侧孔,32-注射管腔侧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木,未经徐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的复层式组件
- 下一篇:办公椅扶手高低调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