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式微阻缓闭蝶式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01225786.9 | 申请日: | 200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项石;吴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石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式微 阻缓闭蝶式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式止回阀,特别是一种自控式微阻缓闭蝶式止回阀。
目前,国内、外普通使用的蝶式止回阀微阻缓闭系统均有液压系统和缓闭调节系统两部分构成,其管线接口多,结构复杂,长期使用极易造成液压油外泄、缓闭调节阀损坏或失灵,从而使蝶板在毫无缓闭保护的状态下迅速关闭,严重时可导致管道爆裂、折断。另外,液压缓闭系统结构庞大、复杂、粗糙、笨重,造价高、运输不便,安装困难。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行实现微阻缓闭功能,安全可靠的自控式微阻缓闭蝶式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自控式微阻缓闭蝶式止回阀由阀体、阀座、阀杆、蝶板、扭簧轴、扭簧、自控微阻缓闭系统等组成,阀座、阀杆、扭簧轴与阀体相连,蝶板与阀杆相连,扭簧一端连接在扭簧轴上,另一端夹持在蝶板上;自控微阻缓闭系统为两组,固定安装在阀体内腔进口端两边的水平位置上,该系统为柱塞式止回阀结构,由缸体、过滤器、活塞、减震垫等构成,其缸体与阀体相连,在缸体上设有若干排量小孔,过滤器、阀板、活塞、减震垫等安装在缸体内。当介质流动进入蝶式止回阀,打开蝶板的同时,介质也经自控微阻缓闭系统缸体前端的过滤器打开柱塞式止回阀,推动活塞向缸外伸去,当泵站停止工作时,蝶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完成初复位,在介质倒流力的推动下,当蝶板关闭至2/3处时,接触到活塞头部的减震垫,进而推动活塞退缩,使自控微阻缓闭系统止回阀关闭,此时,液压缸内的介质只能从多个大小不等的排量孔中挤出,由于活塞退缩由快变慢,致使蝶板只能缓慢关闭,这样就能消除水锤力的破坏作用,保护管道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自控微阻缓闭系统直接利用介质力的作用实现开启和关闭,进而自动实现蝶式止回阀的微阻缓闭,取消了原来复杂、庞大的液压缓闭系统,使蝶式止回阀体积减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磨损、启闭平稳、无震动、低噪声、流阻小、排量大、寿命长、安全节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前的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结构示意图。
阀座2固定在阀体1上,作密封件用,阀杆4穿过阀体1外壳连接在阀体1上,蝶板3为旋转启闭件,由两半圆板所组成,安装在阀杆4上;扭簧轴5连接在阀体1上,扭簧6为两个组件,以垫片7为中心分别装在阀杆4的两边,扭簧6一端固定连接在扭簧轴5上,另一端与蝶板2相接触夹持在蝶板面上,由于扭簧随蝶板启闭经常运动,极易折断,本实用新型扭簧在结构上作了改进,如图2、图3所示,改进前12、13处极易折断,14处与蝶板平面接触易形成切削摩擦,也易损坏,本实用新型扭簧与阀杆伸出处15呈切线状,中段弯曲处16制成圆弧状,与蝶板接触处制成圆弧17,呈点接触,这样与蝶板间仅形成点摩擦,由于上述三处的改进,致使扭簧不易折断和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自控微阻缓闭系统为柱塞式止回阀结构,共有两组,分别位于阀体内腔进口端的水平位置上,其缸体8与阀体1为一体铸造,在缸体8上制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流量孔12,过滤器9、阀板10、活塞11、减震垫13,依进口端先后顺序安装在止回阀缸体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石,未经项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压稀油站新型电气控制装置
- 下一篇:除臭及抗菌用脚趾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