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玉杯无效
申请号: | 01226558.6 | 申请日: | 200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福;刘庆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福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2523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玉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类,尤指一种具有测温、保健、茶饮特点的双层玉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水杯层出不穷,如双层玻璃杯在近几年内发展很快,如调温双层玻璃杯,是在杯体的口部与杯胆之间用橡胶密封圈和粘合剂密封连接,在杯体开孔处连接一单向阀,用以真空泵抽真空,起到保温的作用,而打开单向阀杯体就无保温性能,这种靠抽真空的办法保持杯内的温度显然不够理想,而且容易破损。
但,用玉石作为双层杯至今还末有,主要是在工艺上不易实现,经多方面实验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测温、保健、茶饮特点的双层玉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玉石制作的、更具美观、耐用、保健、保温效果更好的双层玉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玉石杯,主要包括杯体与内胆,其特征在于:上述杯体与内胆是由玉石制成的双层圆柱体、且内胆顶部的外周缘设有外螺纹与内置密封件的压盖相配合而固定,内胆底部的外周缘设有反螺纹与一底座相配合而固定。
上述杯体与内胆之间可为一体成型的圆柱形双层杯体、该圆柱体上端向上凸伸的外周缘上设有外螺纹与压盖上的内螺纹相螺合固定,下端向下凸伸的外周缘上设反螺纹与底座上的内螺纹相螺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内胆置于杯体内,杯体上端形成内缩口与内胆上周壁粘合固定形成密封,或在杯体与内胆之间设密封胶圈粘合固定形成密封,且杯体下端呈开放状与内胆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上述内胆的内部分别容置有保健盒和置于保健盒上的茶叶层及茶叶层上的过滤件或在内胆的内部直接置入保健盒;上述保健盒内放置有起保健作用的麦饭石、天然珍珠、木鱼石,且保健盒的上下面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多个通孔,外侧壁上设有供多个卡子向外凸伸的槽孔;上述卡子为具有弹性的三个钢丝,均布在保健盒的外侧壁上;上述过滤件为不锈钢丝网;上述压盖顶面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供温度计置放的凹槽;上述底座与压盖的外径与圆柱形的杯体外径相同,且由同一材料的玉石或不同色的玉石制成;上述底座与压盖的外径与杯体上下端的外径相同,其杯体中部呈双曲线形,且由同一材料的玉石或不同色的玉石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过去仅能用玉石制作单层杯,现在能用玉石制作双层杯,这在加工工艺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多次研究实验,终于解决了该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市场开辟了一种新的产品,这种双层玉石杯不仅具有美观高雅功效、而且用玉石作为双层杯具有保温、不易破损、可避免烫手、且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健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健盒的剖视图。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双层玉杯,主要包括杯体3与内胆8,且杯体3与内胆8是由玉石制成的双层圆柱体、内胆8置于杯体3内,杯体3上端形成内缩口33与内胆8上周壁粘合固定形成密封,或在杯体3与内胆8之间设密封胶圈粘合固定形成密封;内胆8顶部的外周缘设外螺纹31与内置密封件9的压盖2上的内螺纹21相螺合而固定,内胆8底部的外周缘设有反螺纹32与一底座7上的内螺纹71相螺合而固定,杯体3下端呈开放状,与内胆8外周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34。
另在内胆8的内部分别容置有保健盒6和置于保健盒6上的茶叶层5及茶叶层5上的过滤件4,以供茶水饮用,也可在内胆8的内部直接置入保健盒6,饮用开水即可。
参见图3、4、上述保健盒6由上下盖61、62组成,其内放置有起保健作用的营养品64,如:麦饭石、天然珍珠、木鱼石等,且保健盒6的上下盖61、62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多个通孔65,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伸的多个卡子63,该卡子63为具有弹性的三个钢丝卡,均布在保健盒6的外侧壁上,并定位在内胆8的底部,其内的麦饭石、天然珍珠、木鱼石可一起置入或择选其中的天然珍珠置入保健盒6内,经水冲泡能将多种微量元素溶在水里,使水自动矿化,人们饮用此水时,则具有健脾、舒经活血、护肤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上述置于茶叶层5上方的过滤件4为不锈钢丝网,当饮用茶水时,将茶叶直接置入保健盒6之上,然后将丝网4放入,丝网4具有滤茶和清除茶渣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福,未经刘广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