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点火系无效
申请号: | 01227064.4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栾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金波 |
主分类号: | F02P15/08 | 分类号: | F02P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161333***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点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点火系。
目前,现有的汽车点火装置都能有效地控制点火时刻和点火性能,例如:有分电器的计算机控制点火系和无分电器的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但它们都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只有气缸盖中心的一个火花塞,工作时当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后,火焰向四周蔓延,当火焰扩散到接近气缸壁和活塞上表面时,由于这些区域温度低,再加上火焰传播到这些地方需要时间,导致火焰到达这些区域前就熄灭了,因此距离壁面和活塞表面0.5mm厚的区域内的混合气不能燃烧,所以称这一区域为冷熄区。位于冷熄区内的混合气还来不及氧化(燃烧),就在排气冲程被上行活塞推出气缸,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气缸内的冷熄区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的点火系,以减少或消除有害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点火系,包括气缸、活塞、电子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线圈分别与电子点火控制器和火花塞连接,火花塞位于气缸盖的中心孔内,还有两个附加火花塞分别置于气缸口表面略向下、穿过气缸壁与其轴向垂直并呈180°的位置,在活塞内端面对应所述附加火花塞的部位各有一个凹坑,每个附加火花塞都配接一个点火线圈并由电子点火控制器控制。
所述的附加火花塞位于气缸口表面向下1毫米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两个附加火花塞,三个火花塞同时点火,火焰形成交接式传播,将冷熄区内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燃烧,既消除了未燃烧气体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发动机的动力,节约了燃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点火系形成冷熄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火焰传播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火塞端的视图。
参见图1,现有汽车点火系只有气缸盖中心的一个火花塞1,工作时当火花塞1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后,火焰4向四周蔓延,当火焰4扩散到接近气缸2的内壁和活塞3的上表面时,由于这些区域温度低,再加上火焰4传播到这些地方需要时间,导致火焰4到达这些区域前就熄灭了,因此距离壁面和火花塞表面0.5mm厚的区域内的混合气不能燃烧,所以称这一区域为冷熄区5。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2、活塞3、电子点火控制器6、点火线圈7、火花塞1,点火线圈7分别与电子点火控制器6和火花塞1连接,火花塞1位于气缸盖9的中心孔内,还有两个附加火花塞11分别置于气缸口表面10略向下、穿过气缸2的壁与其轴向垂直并呈180°的位置,在活塞3内端面对应所述附加火花塞11的部位各有一个凹坑13,每个附加火花塞11都配接一个点火线圈7,并由电子点火控制器6控制。
所述的附加火花塞11位于气缸口表面10向下1毫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金波,未经栾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开关
- 下一篇:一种钎杆锤击式地下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