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作塑胶鞋的模具及其制作成品无效
申请号: | 01227116.0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3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邱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阿富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D3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作 塑胶 模具 及其 成品 | ||
本设计与模具与鞋制品有关,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于制作塑胶鞋的模具及其制作成品。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注塑成型的塑胶鞋(如雨鞋)是利用对称的左、右壳模1、2对合并于其等模穴1a、2a之间包覆一鞋型模3后,再灌注塑胶胚料并待冷却始制得塑胶鞋4成品(如图2所示);该塑胶鞋4于取下后经常可于其鞋面4a部位上发现有一道细微的合模线5,该合模线5的成因主要是因为少量的塑胶胚料渗入对接壳模的间隙中而形成,此情形常见于一般的塑胶鞋产品中。
然而,塑胶鞋最直接呈现于外部的部位,即为该弧形鞋面4a,但,一般模具制得的鞋面4a始终具有不可抹灭的合模线5而影响到外观美感,对此,若欲将该鞋面4a上的合模线5去除以维护鞋体美观,则势必有其它的修饰加工步骤衍生,其将造成制作上的不便及增加工时;或者,不对鞋面4a上合模线5予以修饰,而让该合模线5继续留存于鞋面4a上,但,如此将使得塑胶鞋质感无法提升而仍被定位于低价产品之列。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塑胶鞋的模具及其制作成品,其可制得鞋面平滑的塑胶鞋,以提升塑胶鞋质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塑胶鞋的模具及其制作成品,该模具包含有:
一成型模座,具有一鞋形模穴,该鞋形模穴具有一第一端口与一第二端口,各该端口并分别穿透该成型模座的顶、底面;
一对合模座,具有一鞋底模穴对应该第二端口,该对合模座可相对该成型模座为开启或是密合,密合时,该鞋底模穴与鞋形模穴构成一容室;
一鞋型模,穿置于该成型模座与该对合模座之间,且可于一成型位置与一取出位置之间移位,当上述模座密合时,该鞋型模位于该成型位置且鞋型模外周面与该容室内面之间形成一夹道;
一往复定位机构,用以带动该鞋型模于该成型位置与该取出位置之间移位;
其中该往复定位机构包括有一用以控制该鞋型模停滞于该成型位置的第一止动开关和一用以控制该鞋型模停滞于该取出位置的第二止动开关。
其中该成型模座的鞋形模穴截面面积自该第一端口朝该第二端口方向渐增。
下面列举本设计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设计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已知制作塑胶鞋的模具立体示意图;
图2为利用上述已知模具所制得的塑胶鞋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设计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5为图4中5-5剖示图;
图6为图4中6-6剖示图;
图7为图4中7-7剖示图;
图8为本设计模具于灌注胚料成型制作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设计于成型制作完成且欲取下制品的示意图;
图10为利用本设计结构所制得的塑胶鞋示意图。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设计用于制作塑胶鞋的模具包含有一成型模座10,一对合模座20,一鞋型模30与一往复定位机构40;其中:
该成型模座10被固定设置,其内部挖空形成有一鞋形模穴11,该鞋形模穴11具有一第一端口12与一第二端口13,各该端口并分别穿透该成型模座10的顶、底面,又,该鞋形模穴11的纵向截面形状及面积自该第一端口12朝该第二端口13方向呈逐渐递增趋势,如图5、图6及图7所示。
该对合模座20以可靠近或离开该成型模座10的方式设置,以达到相对该成型模座10为开启或是密合的动作;该对合模座20具有一未穿透模座本体的鞋底模穴21,该鞋底模穴21的开放端面对应该成型模座10的第二端口13,且该开放端面形状大小与该第二端口13相同,又,该对合模座20具有一注入通道22供塑胶胚料注入,该注入通道22的另一端则与鞋底模穴21相通;当该对合模座与该成型模座10密合时,该鞋底模穴21与鞋形模穴11构成一容室。
该鞋型模30为一实心体,其一端自该第二端口13穿入再自该第一端口12穿出后与一连结座31固接,该鞋型模30的纵向截面形状与该鞋形模穴11相同,但,鞋型模30的截面面积略小于该鞋形模穴11的截面面积,又,当该对合模座20与该成型模座10密合时,该鞋型模30外周面与上述容室内面之间形成一夹道A,该夹道A宽度即为尔后制得塑胶鞋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阿富,未经邱阿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可调扳手
- 下一篇:基于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电致变色防伪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