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管无效
申请号: | 01227777.0 | 申请日: | 200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夫;柴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夫;柴振平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2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臭氧 发生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有冷却水套的臭氧发生管。
目前水冷式臭氧发生管的冷却水套固定在外电极的外端,对外电极的介电质进行冷却,与外电极同心固定内电极,内外电极之间有间隙,用来使内外电极放电产生臭氧。由于放电产生的热量使介电材料温度升高,不利于臭氧的形成,而且介电材料温度升高会造成高压电击穿。有水冷的玻璃放电管在玻璃介质损坏时会造成放电空间进水,介电层的损坏即造成臭氧放电管的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介电材料能够得到有效冷却、不易被击穿的水冷式臭氧发生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冷却水套、金属外电极、内电极和电极支架,冷却水套的外壁为一圆柱,其上固定冷却水的进、出接头,冷却水套内壁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一圆环,两个圆环有一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密封固定圆柱型的金属外电极,金属外电极与冷却水套形成一盛冷却水的空腔,金属外电极的内壁上有一高温烧制的搪瓷介电层,搪瓷介电层既耐高温,又可防锈,内电极为一不锈钢管,其外径比外电极的内径小,内电极通过电极支架同轴固定在外电极内,内、外电极之间形成一环状的空腔,内、外电极上接通高频高压电,即可在所述空腔放电,使空气电离而产生臭氧。
金属外电极的外壁上有凸起的翅片,以增加金属外电极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金属外电极的介电层为搪瓷层,所以耐高温,不易电击穿损坏;(2)、由于金属外电极的外壁上有凸起的翅片,所以散热效果好,臭氧产生率高;(3)、由于内、外电极都为金属件,所以臭氧发生管的放电频率可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臭氧发生管的性能指标。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却水套1、金属外电极4、内电极5和电极支架6。冷却水套1的外壁为一圆柱,其上固定冷却水的进、出接头10、11,冷却水套1内壁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左右圆环13、14,左右圆环13、14各有一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通过压环2和密封圈3密封固定圆柱型的金属外电极4。金属外电极4与冷却水套1形成一盛冷却水的空腔15,金属外电极4的外壁上有凸起的翅片16,以增加金属外电极4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金属外电极4的内壁上有一高温烧制的搪瓷介电层8,搪瓷介电层8既耐高温,又可防锈。内电极5为一不锈钢管,其外径比金属外电极4的内径小。内电极5通过电极支架6同轴固定在金属外电极4内,内电极5与金属外电极4之间形成一环状的空腔9,内电极5与金属外电极4上接通高频高压电,即可在所述空腔9中放电,使空气电离而产生臭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夫;柴振平,未经张友夫;柴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