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传动泵无效
申请号: | 01227933.1 | 申请日: | 200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薛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123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传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特别是离心磁力传动泵。
磁力传动泵泵轴上所联内磁转子在外磁转子磁场作用下转动,由于泵轴与电机轴非机械联接,故这种泵具有无泄漏的特点,它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输送易燃易爆、剧毒、贵重、腐蚀性介质。
磁力传动泵由于叶轮前后盖板以及内磁转子前后的压力与承压面积不同,转子承受的轴向力较大,需要对轴向力进行平衡。目前在磁力泵上应用的轴向力平衡机构有叶轮前后密封环和背叶片两种,残余轴向力有止推轴承承受。这两种结构都是针对某一额定工况的,而由于生产的需要工况往往发生变化,以及内部各过流间隙因磨损等引起相关部位压力变化,都会使转子上作用的轴向力不能被平衡掉,平衡效果变差,而残余轴向力全有止推轴承承受,引起止推轴承端面比压增大,使之磨损加重,甚至于被压溃,转子卡死不能运转,导致泵损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目前的磁力泵的使用可靠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运行时能自动平衡轴向力的磁力传动泵。
本实用新型磁力传动泵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叶轮,叶轮上联有泵轴,泵轴上套有滑动轴承其前端与叶轮轮毂之间设有止推轴承,泵轴后端部联有内磁转子,内磁转子外套有外磁转子,叶轮后盖板上开有平衡孔并设有外凸圈,其特殊之处是叶轮后盖板上设有节流凸圈径向位于平衡孔和外凸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叶轮后盖板上设有节流凸圈,故节流凸圈与外凸圈之间形成一环状凹槽,此凹槽处可以形成一调压腔,使本磁力泵转动部件的轴向力能自动平衡。自动平衡的过程将通过以下附图与实施例加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叶轮右视图;
图4是图1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低压腔,2泵体,3平衡孔,4叶轮,5高压腔,6泵盖,7径向间隙,8外凸圈,9调压腔,10节流凸圈,11泄流通道,12后腔,13滑动轴承,14轴向间隙,15止推轴承,16泵轴,17密封垫,18内磁转子,19隔离套,20外磁转子,21电机。
本磁力传动泵,泵体2与泵盖6之间设有叶轮4,叶轮4上联有泵轴16,泵轴16上套有滑动轴承13其前端与叶轮轮毂之间设有止推轴承15,泵轴后端部联有内磁转子18,内磁转子外套有外磁转子20,内、外磁转子之间设有一隔离套19其前端经密封垫17固定于泵盖6,叶轮后盖板上靠近于轮毂外侧处开有轴向平衡孔3,后盖板近周边处设有外凸圈8,后盖板于平衡孔3和外凸圈8之间设有节流凸圈10。
本实用新型叶轮上开有平衡孔3使其前后压力趋于平衡,即后腔12与低压腔1压力趋于平衡。叶轮后盖板上的外凸圈8外侧与泵盖6槽壁之间具有径向间隙7,叶轮后盖板外凸圈8与节流凸圈10之间的环状凹槽与所对应的泵盖6的凹槽一并构成调压腔9,泵盖与叶轮的间隙形成泄流通道11贯通于调压腔9和后腔12。电机21带动外磁转子20转动时,在磁场作用下内磁转子18转动,经泵轴16带动叶轮4转动。泵在运行时转动部件产生轴向力,轴向力向前(图中向左)时,因产生一定位移使泄流通道11变宽,从调压腔9流向后腔12的液流量增加,由于径向间隙7不变,高压腔5流入调压腔的液流量基本不变,因此,调压腔9内压力降低,由此自动产生一向后的轴向力,与向前轴向力抵消;反之,运行中产生轴向力向后时,泄流通道11变狭,调压腔9流向后腔12的液流量减小,调压腔内压力增加,自动产生向前的轴向力,与向后轴向力抵消。本实用新型就是如此实现自动平衡运行中产生的轴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冻防炸高效型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补水的水封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