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勾咬瓦无效
申请号: | 01228371.1 | 申请日: | 200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殿贵 |
主分类号: | E04D1/02 | 分类号: | E04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7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勾咬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
二、背景技术:
在屋顶建筑实践中,我国自古以来只有桶瓦、板瓦两种,再加上近代从国外引进的几种洋瓦,这些瓦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粘接才能固定在房顶上面,而这些粘结物都没有瓦结实,经不住风吹日晒、热胀冷缩的作用,常常会松动、漏水。因为缺乏整体性,在大风、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域,被风刮落的片瓦随处可见。施工工艺复杂、防漏性能差、缺乏整体性是这些瓦的共同弊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勾咬瓦,避免传统瓦的松动、漏水、容易被大风刮落等种种弊病。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地球上的一切重物都会受到重力的原理,依靠所设计的勾咬瓦的外形特点,产生勾、接、咬合力,使勾咬瓦之间产生整体性的静配合状态,在梯形勾咬瓦的小头一端的顶部,瓦底底部尺寸向外扩大,一方面形成向瓦槽倾斜的小斜坡,另一方面这斜坡向梯形勾咬瓦大头方向逐渐缩小,从而构成梯形勾咬瓦小头一段长度内有一带锥度的斜坡;勾咬瓦两边瓦槽的内侧,各有一条向瓦底倾斜的斜坡,这斜坡从瓦头贯穿到瓦尾。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勾咬瓦造型简单、方案科学合理。施工工艺简便,不使用粘合材料。依靠勾咬瓦的相互咬接形成整体屋顶。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中标明的:瓦槽1、瓦底2、勾咬瓦小头斜坡3、瓦槽斜坡4;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构造和使用组装方法是这样的:在梯形勾咬瓦的小头一端的顶部,瓦底2底部尺寸向外扩大5毫米,一方面形成向瓦槽1倾斜的小斜坡,另一方面这斜坡向梯形勾咬瓦大头方向逐渐缩小,从而构成梯形勾咬瓦小头大约100毫米长度内有一带锥度的斜坡,即附图标明的勾咬瓦小头斜坡3;勾咬瓦两边瓦槽1的内侧,各有一条向瓦底2倾斜的斜坡,这斜坡从瓦头贯穿到瓦尾,即附图标明的瓦槽斜坡4。
本实施例中,瓦底2厚20毫米,瓦槽1高20毫米,瓦槽1上口宽25毫米,瓦槽斜坡4宽5毫米。
实际应用中,勾咬瓦靠一正一反相互咬合,相邻的勾咬瓦之间靠瓦槽斜坡4相互横向勾咬,勾咬瓦小头斜坡3使勾咬瓦之间顺向咬合,从而使整栋房屋的勾咬瓦形成一个整体。加上重力作用,相互咬接、严丝合缝,整体性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殿贵,未经胡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8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空气弹簧
- 下一篇:混凝土小型单面椭圆形盲孔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