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按键无效
申请号: | 01229408.X | 申请日: | 200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学令 |
主分类号: | H01H13/70 | 分类号: | H01H13/70;H01H13/705;G06F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商业、讯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电脑被普遍使用,而电脑用于输入指令及讯号的键盘主要是在键盘面板上设置有类似矩形的键帽导座,该键帽导座在其内壁面上设有直立导槽,并在该直立导槽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两对称的钩扣。按键帽呈梯形,在其底部延伸有矩形键柱,在其四角处设有浮凸式的固定柱面,而中间呈中空状。同时,在键柱两侧固定柱面中间设置有对称簧片,该簧片在其底侧延设有凸形钩扣。通过将弹簧片底部的钩扣与键帽导座内壁面上的钩扣相扣合而使按键帽与键帽导座扣合。然而由于在键帽导座内只设有直立导槽,使其只能与按键帽底部四角的浮凸式固定柱面接触,从而产生一定间隙,使按键帽在作上、下运动时不稳定,易发生摇晃。同时,矩形键柱与键帽导座中导槽的接触面积较大,易产生磨擦从而导致按键帽作上、下运动时不顺畅。另外,现有的键盘按键由于采用中空的键柱设计,导致只有固定柱面抵触底部的导电压帽,容易使导电压帽发生滑移,从而无法正确碰触印刷电路板间的导通点。
有鉴于上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基于从事相关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潜心钻研,终得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键盘按健中按键帽作上下移动时发生晃动现象的问题,同时,也需解决上述结构中导至导电压帽发生滑移的现象,从而导致不能正确碰触印刷电路板间导通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主要包含有若干个设于键盘面板上的键帽导座、按键帽及导电压帽,其中,
所述键帽导座类似于一矩形导槽,该矩形导槽在其内部两相对内壁面上制有一凸形圆弧凹面体,并在该内壁面的另两侧内壁面上设有卡榫槽,同时,在导槽内壁面的四周缘等距离地设置有半圆形凸柱;
所述按键帽类似梯形,在其底缘四角延设有固定柱面,在其中央制有圆形凸柱,并通过交叉延设方式连结,同时,在两侧固定柱面之间设有簧片,该弹片在其底缘设有钩扣,在其内侧设有于按键帽底缘连接的斜向凸助;
所述导电压帽呈锥形喇叭状,在其上缘处制有一凹口,该导电压帽并在其弧形凹面内制有一凸柱。
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由于在键帽导座壁面周缘制有用于导引的半圆形凸柱,使得按键帽能够更稳固地在壁面内作上、下滑移,同时,借助于按键帽内圆形凸柱,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导正其底缘扣接的导电压帽,使得导电压帽不会产生滑移现象,达到正确指令讯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在按键帽中所设簧片的内侧设有斜向凸肋,以防止发生断裂现象。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通过在按键帽中设有圆形凸柱,从而能有效地顶抵下缘的导电压帽,并具有导正导电压帽的功能,该圆形凸柱借助于按压按键帽的压力而与印刷电路板接触,达到最佳的指令讯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键盘按键的一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帽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键帽导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键盘按键主要有一键帽导座21,该键帽导座21以若干排列方式设置于键盘面板20上。该键帽导座21类似于一矩形导槽,并在该矩形导槽两相对的内壁面上均制有一凸形圆弧凹面体22,并在该制有凸形圆弧凹面体22内壁的另两侧内壁上设有卡榫槽23,利用该卡榫槽23与按键帽10上卡榫的扣合来固定按键帽10,并防止按键帽10脱落。另外,在导槽内壁面的四周缘等距离的设置有半圆凸柱24(如图3所示),该半圆凸柱24与扣接后按键帽10四角呈L形的固定柱面11相顶抵,使固定柱面11顶靠在半圆凸柱24上,从而使得按键帽10在扣接时留有一定的间隙,不至于产生过紧、晃动等现象,进而使键柱能更稳固地在导槽内上下移动。
按键帽10类似梯形,在其底部的四角延设有呈L形的固定柱面11,在其中央制有一圆形凸柱12,并以交叉延设方式将固定柱面11和中央圆形凸柱12连接在一起。在两侧固定柱面11之间设有簧片13,该簧片13在其底缘制有凸形钩扣14,并在其内侧设有凸肋15,利用该凸肋15将簧片13与梯形键帽10的底侧相连接,使簧片13在钩扣时具有压合的弹性空间,而不会接合处发生断裂现象,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学令,未经邱学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