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代步工具水平式避震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1229750.X | 申请日: | 200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森荣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宏名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牛照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代步 工具 水平 式避震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代步工具的水平式避震构造,特别是指一种乘坐平稳的避震构造。
背景技术
对小型代步工具而言,特别是指电动代步车,在移动的时候,有时经过颠簸不平的路面,会使乘坐者坐起来不舒服,因此有人想到如果在前、后轮加上避震构造,在乘坐时会比较平稳。
而目前的小型代步工具皆是利用直立式的避震装置作为前后轮的避震。其中,以一种如台湾专利公告号321110的已公知的电动代步车的避震装置为例,如图1所示:它包括有一对前避震支架10、一对前避震器11、一后避震支架12与一对后避震器13;其中,前、后避震支架10、12与代步车的车体2连接,再将该对前避震器11的一端与前避震支架10连接,而另一端与车体2连接,而该对后避震器13的一端与后避震支架12连接,而另一端则与车体2连接,使得前、后避震器11、13呈垂直竖立状并形成前、后、左、右四支点平衡支撑的避震结构。
前述的避震构造,大体而言,熟悉该项技艺人士皆会以此种形式作为代步车的避震构造,然而,以这种形式的避震构造,由于在前、后避震构造都是避震支架连接到车体2,然后以直立式弹簧吸收震动的能量,所以在前轮20路经起伏路面时,会造成车体2的前半段倾斜;而后轮21路经起伏路面,则会造成车体2的后半段向前顶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代步工具的水平式避震构造,能让小型代步工具经过不平路面仍可保持水平,并让乘坐者感到平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代步工具的水平式避震构造,设置于左右并列的两车轮间,其包括:
一对避震臂,其一端分别与一车轮的轮轴连接,另一端则互相面对;
一避震元件,由一可挠性体和套设于该可挠性体的一弹簧构成,其两端分别连结至所述一对避震臂各互相面对的两端;及
一避震支架,设于该避震元件下方,并与所述一对避震臂枢接。
如上所述的小型代步工具的水平式避震构造,所述避震元件以所述可挠性体的两端部与该对避震臂的互相面对的两端部互相螺接。
如上所述的小型代步工具的水平式避震构造,所述可挠性体具有一定弧度,以限制所套设的弹簧的弯曲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轮经过路面起伏处时,避震臂会以避震支架为枢转点做向上枢转的动作,即避震臂被抬起,由于避震臂在抬起时连带地使避震元件的弹簧向上弯凸,同时在弹簧弯曲变形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避震臂抬起突加负荷的能量,可使避震臂能以平稳的姿态抬起,所以当车轮经过路面的凸起处时,对乘坐者来说不会有车轮突然升起的感觉;此外,更重要的是避震臂被抬起过程中,不会造成小型代步工具的倾斜,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以避震臂的枢转加上避震元件的弯曲取代小型代步工具的倾斜,而在弹簧弯曲过程中顺便吸收了震动的能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避震构造组合示意图,显示已知的前、后轮避震构造与电动代步车的关系。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避震构造组合侧视示意图,显示此较佳实施例前、后轮与小型代步工具的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避震构造正视示意图,显示前轮避震构造与小型代步工具的关系。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后避震构造后视示意图,显示后轮避震构造与小型代步工具的关系。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前避震构造的动作示意图,本图以右前轮为例,显示当右前轮经过路面凸起处,本实施例中的前避震构造的动作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后避震构造的动作示意图,本图以左后轮为例,显示当左后轮经过路面凸起处,本实施例中的后避震构造的动作方式。
图号说明:
3底座架 30踏板 31前轮构件 310上前轮架 311下前轮架
312前轮轴 33左前轮 34右前轮 35辅助轮 36前连结架
41左前支撑架 42右前支撑架
51左后支撑架 52右后支撑架 53限位杆
6强化框架 61左强化侧架 62右强化侧架 53强化后架
70传动轴 71马达
80左避震臂 81右避震臂 82避震元件 820弹簧
821曲棒 83避震支架 822螺杆
9后轮避震构造 90直立式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森荣,未经陈森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