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流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9874.3 | 申请日: | 200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范亮;白景伦;李颖;吴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亮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流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流报警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保健与娱乐分部,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大类,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为转移人体介质或为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用于产生或结束睡眠或昏迷的器械小类,以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其附件大组,输注器械,例如重力注输注;血液输注;其所用的附件小组技术领域。分类号为A61 M5/14。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其附件大组,输注器械,例如重力注输注;血液输注;其所用的附件小组的技术对滴流报警器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赵永胜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 2233749Y,中国专利号(ZL)为:95207127.4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页压输液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其附件大组,输注器械,例如重力注输注;血液输注;其所用的附件小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页压输液器的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要有人看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流报警器。以解决要有人看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滴流报警器。主要由外壳、扬声器、齿条、齿轮、开关、电池、音乐电路板、挂钩、杠杆机构、弹簧构成。它的扬声器、齿条、齿轮、开关、电池、弹簧由市场上选用。它的外壳是方形形状,用塑料材料,经过注塑加工制造。它的挂钩是钩形状,用铁材料,经过压制加工制造。它的杠杆机构,用铁材料,经过连接加工制造。扬声器采用粘接方法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位置,构成圆饼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发声作用。齿条采用粘接方法连接在外壳的里面位置,构成齿条形状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定位作用。齿轮采用轴连接方法安装在外壳的边缘位置,构成圆饼形状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定位作用。开关采用粘接方法安装在外壳的表面位置,构成凸出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开关作用。电池采用装入方法安装在外壳的里面位置,构成嵌入结构,功能是起电源作用。音乐电路板采用粘贴方法安装在外壳的里面位置,构成联体结构,功能是起定音作用。挂钩采用轴连接方法安装在杠杆机构的一端位置,构成钩形状联体结构,功能是起挂作用。杠杆机构采用粘接方法安装在外壳的里面位置,构成联体结构,功能是起支撑作用。弹簧采用钩挂方法安装在杠杆机构和外壳的上位置,构成联体结构,功能是起加力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和原始的以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其附件大组,输注器械,例如重力注输注;血液输注;其所用的附件小组技术相比有二个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发声装置,所以可以提醒人;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独特的传动装置,所以实现自动;从而就能更有效地解决了要有人看护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滴流报警器的示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滴流报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外壳 2扬声器 3齿条 4齿轮 5开关6电池 7音乐电路板 8挂钩 9杠杆机构 10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滴流报警器的最佳实施方案中,它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亮,未经范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波纹的泡沫海绵吸音板
- 下一篇:用单片机控制的储能式室温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