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9946.4 | 申请日: | 200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洪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培坤 |
主分类号: | E03D3/02 | 分类号: | E03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大思海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3623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自闭 便池 冲洗 启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阀,特别是与一种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有关。
习用的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种类较多,有角式,直式,斜式、小便冲洗阀等多种款式,下面仅以结构如图1所示的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为例:包括阀座1、进水通道2、延时通道3、控制装置4控制的控制通道5及出水通道6等部件组成,该控制通道5内设有启闭装置7,该启闭装置7的开启时间长短由一延时控制装置8控制,本阀在无外力干涉时,处于常闭状态,此时,控制通道5内的压力与外界相当,当外力(例如手)带动控制装置4动作,从而带动控制通道5内的泄水杆51动作,使控制通道5与出水通道7连通,使控制通道5中的水从泄水杆51流向出水通道7,则控制通道5中的压力减小,此时,启闭装置的的设有动瓣片的活塞73在进水通道2的水压下被顶开,使进水通道2与出水通道6相连通,阀口处于开启状态,水便从出水通道6大量流出,此时,若松开手去掉外力,则控制装置4在压缩弹簧41的带动下复位,从而带动泄水杆51复位,此时,控制通道5的内腔52中的压力减小,则进水通道2中的水会从延时通道3流入内腔52(该延时通道3为开设在阀体内壁上的延时槽),进水直到内外压力差平衡,使开启装置的设有动瓣片的活塞73复位,该冲洗阀又处于封闭静止状态;其延时冲水的时间即为控制通道内腔中通过延时通道充满了水的时间,该延时冲洗时间长短由一延时控制装置8控制,该延时控制装置8为设置在控制装置4的外壁并穿入其内腔的一调节螺丝,上述便池冲洗阀的结构,其主要的缺点在于:该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由与阀座1一体成型的一铜质垫片71与由泄水杆51带动的橡胶垫片72密封配合形成,由于铜质垫片是直接在阀座上形成的,而且,配合精度要求较高,所以不易加工,而且,这种结构的启闭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橡胶的耐腐蚀及耐高温及低温的性能较差,较难适应骤冷、骤热的工作环境,且寿命相对较低,另外,铜质垫片71与橡胶垫片72在配合过程中噪音较大,而且,上述结构的橡胶垫与铜垫的配合,无法适应水压过高或过低的状态,因为水压过高过低的情况下,橡胶垫易变形,使该阀容易漏水,再有,控制该启闭装置开启时间长短的延时控制装置8为设置在控制装置4的外壁并穿入其内腔的一调节螺丝,以其螺入内腔的螺丝底端顶抵于活塞73的表面来控制启闭装置的开启时间,这种设置的缺点在于要在控制装置的外壁上开一螺纹通孔,这样,在使用中,在该螺纹通孔处容易漏水。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其具有易于加工、寿命长、防漏水、消音及耐高温、低温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该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还具有防漏的性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其设置在该便池冲洗阀的控制通道中,由一控制装置控制其开启与闭合,并由一延时调节装置调节该启闭装置开启的时间,所述的启闭装置由密封配合的一对陶瓷瓣片组成,其中,陶瓷定瓣片固定在阀座上,陶瓷动瓣片由控制装置控制在控制通道中移动。
所述的陶瓷定瓣片与阀座的固定方式可为:在阀座上设有螺纹孔,一铜质支撑环以胶体粘附该陶瓷定瓣片并螺入所述螺纹孔中,该陶瓷定瓣片与铜质支撑环、阀座内壁均以胶体粘合定位。
所述的延时调节装置可设置在控制装置的内腔中,其由一调节螺丝控制。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延时自闭式便池冲洗阀的启闭装置由密封配合的两陶瓷瓣片配合组成,且两瓣片是分别加工而成,再组装上的,因此,其便于加工,也便于装卸,且由于陶瓷具有耐磨及耐高温、低温的性能,因此,寿命较长,另外,此种结构的陶瓷垫片相互配合,可适用于水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使其不易漏水,且由于是两陶瓷瓣片的配合密封,因此,噪音较小;且所述的陶瓷定瓣片与阀座的固定方式为由铜质支撑环与阀座的螺纹固接,及陶瓷定瓣片与铜质支撑环、阀座内壁均以胶体粘合定位,因此,其定位更牢固。另外,由于延时调节装置的螺丝设置在控制装置的内腔中,因此,该便池冲洗阀不会从该处漏水。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习用品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动作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培坤,未经洪培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