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色机加热装置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1231619.9 | 申请日: | 200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敏忠 |
主分类号: | D06B23/10 | 分类号: | D06B2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色机 加热 装置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设计属于染色加工中试色机的改良,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试色机加热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试色在染色加工中是不可或缺的前置作业,不管是沙或布,于大量生产染色前,必须以试色机先行就小批量试色,以便获得正确的颜色,再依此为大量染色时的依据,因此,基本上言,此小批量的试色,其处理条件应尽量符合大量生产的条件。
由于大量染色是在封闭状况下进行,所以,对封闭系统内的温度条件为稳定。且是同一色样的同时处理,因此,对试色机而言,欲模拟该加工条件,的确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尤其是试色机内,为同时多种不同材质与色彩的同步打色时,维持既定温度是一难题。
目前所惯用的试色机加温装置是油液方式,即油液置于试色机的槽体下方,并以加热器加温,使该油液维持一定的温度,而试色机的槽体上方则具一转轴,分别可为内置染料及样品如沙或布的试杯连结,经由转轴转动,可使下方的试杯浸泡到油液,并将温度传送至试杯内部,如此依序循环,以进行试色。
这种使用油液的缺失在于油液的传导慢,由加温至预设的温度,常需一段时间,且其加热时会产生臭味,影响工作场所的气氛,而更为重要的是冷却速度慢,当试色欲取出时,等待该油液冷却的时间较长,此外,试杯与油液直接接触,事后须清洗试杯外部。
发明内容
本设计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试色机加热装置的改良,采用沙质材料作为导热介质,以克服习知的使用油液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的一种试色机加热装置的改良,包括:一可带动转动杯座的转轴,一可对转动杯座加热的加热器,及该转动杯座开具供嵌置染色试杯的杯穴,由固态细微颗粒为热传介质以使染包试杯为加温与保温。
其中的固态细微颗粒是为天然细沙。
其中的固态细微颗粒是为选自氧化铝粉、陶瓷粉或氧化镁粉的任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
其中的固态细微颗粒是置于杯穴与转动杯座间的穴隙内。
其中的固态细微颗粒的数量以充填入穴隙空间的一半或以下为佳。
一降温机构,由一进水管末端处至少设一喷水头,且机体底部开具一出水孔,以便于试色完成后可为喷水降温以缩短取出试杯的时间。
其中的降温机构得加置一自动开关,以便为程序化的控制喷水。
其中的进水管可设一进水阀为水源的控制。
设置一滤水器以滤除进水的杂质。
一测温机构,于转动杯座内固设一感温棒,并具两极线至转轴,而转轴的一端设一主动件,其对向固设一与的对应的被动件,该主动件具互为绝缘并与转轴绝缘的主动极筒及主动极轴,其分别连结各一极线,而被动件则具一互为绝缘并与转轴绝缘的被动极轴及一被动极筒,以便互为连结时可将极线分别自被动极筒及被动极轴引出,而使感温棒导通。
其中被动件设一弹簧以推顶,使与主动件为恒常接触。
其中的主动极轴前端为尖突的主动极端,而被动极轴得为与之对应的凹陷被动极凹。
其中的主动极筒的前端为斜向的主动极凹,而被动极筒的前端为与之对应的被动极斜。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示,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断面图;
图3为图2增置一降温机构及一测温机构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机构剖面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机构恒常导通示意图。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试色机为可封闭的槽体,并具一枢轴1带动至少一加热器2,一转动杯座3所组合而成。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试色机实际实施时,另可增加一降温机构4及一测温机构5。
其中,该框轴1由一马达11经由一皮带12带动,使其具定速旋转的功能,由于转动速度影响着试杯接触传热介质的时间,因此,其可加置限速装置,如使其转速降低至每分钟一转,或经由伺服马达为转动后停滞,再为转动,以便试杯具有一段停留时间,此为习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
加热装置2可为如习知的电热器、灯光,乃至于其他的加热装置,此亦属习知技术,也不拟赘述。
转动杯座3由前视观基本上为圆盘状,而周边具若干的杯穴31开具,各该杯穴31供容置试杯A用,因此,其内径与试杯A的外径是相对应,以便可紧密嵌合,而各该杯穴31与外壁32间,则具连通的穴隙33,其内则可容置导热的介质34,该介质34以不充满穴隙33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敏忠,未经许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