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焖炒锅无效
申请号: | 01231718.7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季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炊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焖制及炒制两种功能的电热锅。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电热的炒锅、焖锅、焖烧锅,但是,具有焖制及炒制两种功能的电热锅尚不多见,对于燃煤、燃气供应时常间断,但是有电力供应的地区,需要一种电热焖炒锅,即一种具有焖制及炒制两种功能的电热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焖炒锅,即一种具有焖制及炒制两种功能的电热锅。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包括锅体和在其下面的由耐热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的锅座,在锅座上设有电源插座;其中:在锅体与锅座之间设有与锅体为一体的底盘,在锅座上设有至少三个开关,分别为焖控开关、第一炒控开关、第二炒控开关,在锅座内部设有与底盘的下面固定的炒温控器、焖温控器、金属柱和至少两个电热管第一个电热管至第二个电热管,焖控开关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焖温控器、第一个电热管、炒温控器电连接,第一炒控开关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一个电热管、炒温控器电连接,第二炒控开关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二个电热管、炒温控器电连接,炒温控器的另一端和所有开关的中心触点与电源插座电连接;焖温控器及炒温控器固定在金属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的进一步改进,在锅座上设有四个开关,分别为焖控开关、第一至第三炒控开关,在锅座内部设有三个电热管—第一个至第三个电热管,第三炒控开关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三个电热管、炒温控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个电热管的两端并联有带限流电阻的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的进一步改进,在锅座的下部设有带孔的底盖。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的优点是集电热焖锅与电热炒锅为一体,一锅两用;焖制与炒制共用第一个电热管E1,还可共用带限流电阻的指示灯D,节省电器件:该电热焖炒锅比较适用于燃煤、燃气供应时常间断,但是有电力供应的地区。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所述的炒温控器即为现有的电热炒锅的温控器,当利用第一炒控开关、第二炒控开关及或第三炒控开关加电炒制时,如果锅内无炒制物料,锅温达到额定温度时,会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以保护该炒锅不被损坏;所述的焖温控器是现有的电热焖锅的温控器,当利用焖控开关(例如,选择常用的方形自锁开关)通电焖制时,一旦锅内被焖制物料的温度达到额定焖制温度,它会自动断开,从而切断电源,使锅的温度不继续升高,当锅的温度下降到设定保温温度时,该焖温控器会自动接通,使电源再次接通加热,起到焖制的保温作用;焖温控器及炒温控器的器件中央处均设有通孔,以便与底盘上的金属柱固定连接,它们的温控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带限流电阻的指示灯显示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电热焖炒锅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焖炒锅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
本实施例的电热焖炒锅,包括锅体1和在其下面的由耐热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的锅座3,在锅座3上设有电源插座;其中:在锅体1与锅座3之间设有与锅体1为一体的底盘2,在锅座3上设有四个开关,分别为焖控开关K0、第一炒控开关K1、第二炒控开关K2、第三炒控开关K3,在锅座3内部设有与底盘2的下面固定的炒温控器T1、焖温控器T2、金属柱7和三个电热管--第一个电热管E1、第二个电热管E2及第三个电热管E3,焖控开关K0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焖温控器T2、第一个电热管E1、炒温控器T1电连接,第一炒控开关K1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一个电热管E1、炒温控器T1电连接,第二炒控开关K2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二个电热管E2、炒温控器T1电连接,第三炒控开关K3的常开触点依次与第三个电热管E3、炒温控器T1电连接,炒温控器T1的另一端和所有开关的中心触点与电源插座电连接;焖温控器T2及炒温控器T1固定在金属柱7上。
本实施例的电热焖炒锅,在第一个电热管E1的两端并联有带限流电阻的指示灯D。
本实施例的电热焖炒锅,在锅座3的下部设有带孔的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季,未经张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