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冷热水混合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01231749.7 | 申请日: | 200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木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木功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热水 混合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漏水,特别适用于塑胶材质的本体及阀心,可大幅降低成本,减化构件,组装简易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水龙头。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传统冷热水混合水龙头包括:
一控制把手10,其具有一控制水量的第一移动方向(例如上下移动)及一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的第二移动方向(例如左右旋转)。
一壳体20,具有一出水通道21及一内部空间22。
一本体30,是固定于该壳体20的内部空间22中,该本体30具有一中央空间,该中央空间的顶部具有一外出水孔31以连通至该出水通道21,该本体30的底部设有一冷水通道32及一热水通道33。当然,该冷水通道32及热水通道33分别再连接一冷水接头321及一热水接头331。
一阀座80,是设于该本体30的中央空间中,该阀座80具有一中央纵槽,该中央纵槽的上半部的预定位置设有数个对应该外出水孔31的中出水孔81,而在该中央纵槽的下半部的预定位置设有一对应该冷水通道32的冷水入口82及一对应该热水通道33的热水入口83。另外,在该阀座80与该本体30间设有一止水O形环84及一辅助止水环85。
一阀心90,其顶端为一控制杆91而其下半段为一空心容室,并在该本体30的中央空间内上下移动一预定距离H及水平旋转一预定角度,该阀心90的底部设有一混合水入口92,该阀心90的中央设有一环状排列的混合水出口93,又,该阀心90的上半部设有一止水橡皮94。故,冷水及热水可以通过该混合水入口92而流入该空心容室,并由该混合水出口93流出,该阀心40顶部设有一控制杆91以连结至该控制把手10,而可上下移动(控制出水量)或水平旋转(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或兼有之。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当使用者下压控制把手10时,整个本体30内的阀心90是位于最低位置,该阀心90的混合水出口93低于该止水O形环84,所以,该冷水通道32及热水通道33流入阀心90的水被该止水O形环84所阻隔,如图2所示,故,无出水。
当使用者上提控制把手10时,整个本体30内的阀心40上移一预定距离H,该阀心90的混合水出口93是高于该止水O形环84,该冷水通道32及热水通道33可由该阀心90的混合水入口92流入,再由该混合水出口93经由中出水孔81而流出,形成冷热水汇集的现象,如图3所示,故,混合水会从水龙头流出。
同样的,若使用者将该控制把手10水平偏转某一角度,则该阀心90亦跟著旋转一角度,此时,混合水入口92的位置改变(例如较偏向冷水入口82或热水入口83),故,改变冷热水的混合比例。
然而,传统水龙头的止水方式只靠单一的止水O形环84来止水,寿命短,一旦使用过久将会磨损,或是,水中含有杂质(砂粒),也会产生缝隙会造成漏水的问题。
其次,由于通常该阀座80与阀心90均为金属铸造(如铜铸),为金属与金属的接触配合,其间易产生间隙,进而造成冷热水混合的问题。
再者,金属铸造(如铜铸)的阀座80与该阀心90重量较重,若能改由重量较轻的塑胶制品,则可以降低总重量,同时,塑胶射出成型也比金属铸造简易又便宜。
故,业界一直希望能克服此塑胶阀座/阀心所导致的漏水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习用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漏水,特别适用于塑胶材质的本体及阀心,可大幅降低成本,减化构件,组装简易的改进的冷热水混合水龙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冷热水混合水龙头,设有:一控制把手,其是具有一控制水量的第一移动方向及一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的第二移动方向;一壳体,具有一出水通道及一内部空间;一本体,固定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中,该本体具有一中央空间,该中央空间的顶部连通至该出水通道,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冷水通道及一热水通道;一阀心,概呈空心圆柱状,其可在该本体的中央空间内上下移动一预定距离及水平旋转一预定角度,该阀心的底部设有一冷水入口及一热水入口,该阀心的顶部设有一出口,该阀心的顶端连结至该控制把手而可上下移动或水平旋转或两者兼有之;其特征是所述冷水通道及该热水通道内分别设有一可滑动且具有导水孔的顶推滑块及一顶推弹簧,借由该顶推弹簧的推力,使该顶推滑块能贴合该阀心的外表面而避免漏水的现象。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木功,未经吴木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鉴别装置
- 下一篇:用于计算机的线缆数据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