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造亚稳态合金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2692.5 | 申请日: | 200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程菊;陶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2F9/10 | 分类号: | B2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亚稳态 合金 装置 | ||
一种制造亚稳态合金的装置,适用于非晶材料制造领域。
金属及合金非晶化是人们在探索新材料领域的创新,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不断更新,会对许多材料进行非晶化研究和利用。
功能材料中已利用快淬方法制造和研究了多种非晶态材料:如粘结钕铁硼永磁体材料、软磁非晶带材和近年来对储氢合金进行的非晶化研究。
非晶态材料和传统金属晶态材料结构上存在差别,它完全保持了熔融状态结构,而不形成规则排列的晶体晶格,所表现的物理性能也不尽相同。制备非晶态材料的关键在于获得足够的冷却速度:一方面是提高材料的非晶态形成能力,另外,采用新技术获得高的冷却速度。合金比纯金属易形成非晶态,一般的合金形成非晶态材料要106℃/S的冷却速度,纯金属要达到106℃/S的冷却速度,但是金属材料在非晶态转变过程中受到材料本身的限制,并非所有金属及合金都能形成非晶态,其基本条件为:
(1)组元原子半径差超过10%(尺寸效应),可以构成更紧密的无序堆
积,更小的流动性;
(2)组成元素的电负性有一定差异(合金化效应),差异过大易形成
稳定的化合物,过小不易形成非晶态材料;
(3)一般处于相图上的共晶或包晶点成分附近,因而熔点教低,结构
复杂;
(4)提高非晶态的玻璃化温度Tg,使合金更容易直接过冷到Tg以下而
不结晶;
(5)增大熔体的粘度和结构的复杂性,提高原子牵移的激活能,使其
难于结晶;
(6)降低非均匀形核率。
现有技术中制造非晶材料的方法是将熔融金属或合金喷出,溅在高速旋转的铜辊上(铜辊要不断冷却),冷却速度可达105-108℃/S,适合于制造非晶带材,但铜辊表面的光洁度和铜辊加工精度要求高,铜辊的同心度要求很严,铜辊的维护及制造费用较高。
气雾化法是通过高速气体冲击金属液流使其分散成为微细液滴,从而实现快速凝固,其冷却速度可达102-104℃/S,是大规模生产非晶粉末的方法。缺陷是冷却速度较低,形成亚稳态材料相对较难,只能形成粉末,这种方法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亚稳态合金的装置,该装置只使用一个铜盘,比铜辊容易加工,能够节约铜材,降低设备成本,适合于制作非规则形状的亚稳态合金。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制造亚稳态合金的装置,由铜盘、钢套、收料口等组成,其特点在于:铜盘为园型突台,钢套为一个柱状园环,钢套底部是一个带孔的底盖,所述的铜盘外径等于所述的钢套的内径,铜盘通过过盈配合置于钢套的上部,所述的钢套底盖四周有四个园弧孔,中心有一个园孔,所述园孔于钢套底盖下面的园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比铜辊法结构简单,比气雾法的冷却速度高,该装置使用一个铜盘,利用旋转的铜盘(同时需要冷却)进行冷却喷出的。它比铜辊容易加工,能够节约铜材,降低设备成本,适合于制作非规则形状的亚稳态合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铜辊法制作亚稳态合金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作亚稳态合金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底盖A-A向剖视图。
图1、图2、图3中1为感应圈,2为熔融金属及合金,3为喷口,4为铜辊,5为铜盘,6为钢套,7为溢流口,8为冷却液喷头,9为收料口,10为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未经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液压紧固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动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