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叉神经痛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01232939.8 | 申请日: | 200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王书文;范素珍;赵文芳;王瑞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恒 |
主分类号: | A61N1/02 | 分类号: | A61N1/02;A6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叉 神经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以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疼痛剧烈,病人难于忍受,常伴有轻生之念,全国发病率约1.5/万。且罕见有自愈者。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1、口服药,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临时止痛,停药即犯病,且对肝、肾、血液有明显的毒性副作用。2、封闭疗法,是用无水酒精或甘油,同样也解决不了短期内复发问题。3、神经撕脱术,80%在半年内复发。4、开颅手术,包括半月结切除、神经根降压,均有一定的生命危险和致盲、结膜炎、口周泡疹等后遗症。因此现已很少使用这类手术。5、射频神经根阻断方法,是近年来法国发明的一种专用治疗仪,有生命危险,致盲是主要后遗症。6、伽马刀,治疗费用高,一般在1.5-3万元之间,病人难以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问题并发明了一种三叉神经痛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三叉神经痛治疗仪,包含有能够输出固定电流和电压值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输出端连接有治疗针头,治疗针头内装有电阻丝。本实用新型是借鉴西医神经阻断与中医火针的原理。与能够输出固定电流和电压值的电路相结合而完成的。通过对治疗针头内的电阻丝通以电流,使其发热,达到阻断神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是本领域中等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给出的,只要其输出能给出所需的电压、电流值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不大于35V,电流不大于100mA。即可满足治疗的需要,而且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探查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为0.1-0.35V。电压小不易伤害患者,而且能够达到治疗前探查神经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等优点,经332例临床观察,一次(3-5分钟)治愈率达85%,2-5次治愈14.7%,经随访,2年复发率低于7%。
临床资料;
在此32例中,男性152人(45%),女性180人(54.2%);年龄21至78岁,平均62 8岁;病程最长36年,最短1月,平均7.6年;左侧患病116人(35),158支神经,右侧190人(57.2%)252支神经,双侧患病26人(7.8%),68支神经,总计478支神经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7人,半月结瘤3人,带状泡疹后遗症2人。在332例患者中除8例未经任何治疗外,其余均经过中药、针灸、封闭、手术、射频等数种疗法后来就诊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叉神经痛治疗仪治疗针头结构示图
图2为三叉神经痛治疗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三叉神经痛治疗仪是结合中医针灸而设计的一种医疗器械,三叉神经痛治疗仪,包含有能够输出固定电流和电压值的电路,该电路由电源电路和治疗电路、探查脉冲电路组成,治疗电路由电源变压器T输入220V的交流电,输出2×15V交流电的电压,经二极管D1~D4桥式整流,电容C1滤波,和电阻R1,发光二极管D5构成来电显示,输出35V电压,经电阻R2(100Ω)、R3(0-470Ω)分压调节在治疗针头上,输出0-100mA;使针头工作,调节R3可改变输出功率的大小,同时改变治疗针头的温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探查电路由变压器次级15V交流电压经限流电阻R4(800Ω),二极管D6、D7组成脉冲形成电路,输出双向50周矩形脉冲电压,进行刺激,为了计时准确,也可在电路中增加计时电路。如穿刺准确,病人会感到三叉神经的相应分布区域有明显的跳动反应,即可进行准确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恒,未经王瑞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气动打钉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开闭自动楔紧管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