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波光灸胎位矫正仪无效
申请号: | 01233415.4 | 申请日: | 200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象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象贤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光 胎位 矫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胎位矫正仪,特别是一种特波光灸胎位矫正仪。
背景技术
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娩出前位置不正而言,正常胎位中,绝大多数为枕前位。如妊娠30周之后,经产前检查发现枕后位、臀位、横位、斜位等胎位异常,均属胎位不正。此时,孕妇无任何不适当的感觉,多在产前检查时发现,如不及时复位,临产时则易造成难产。
到目前为止,对胎位不正的矫正方法有多种,如:膝胸卧位、针灸或艾灸穴位、及外倒术等。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疗效甚微,或效果不明显,治疗中,患者有一定的痛苦,不易接受治疗。有的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波光灸胎位矫正仪,该胎位矫正仪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用物理的方法使相关的光子能作用在患者有关的穴位上,从而产生光生物效应,使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振奋经气激发冲任脉气,使胞胎位置趋于正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波光灸胎位矫正仪包括:一个提供预定工作时间的定时器;一个向治疗头提供工作电源的可调工作电源;一个治疗头,该治疗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治疗头后端的24V250W卤钨灯和设置在治疗头前端的JGS3φ4-φ8人造石英光导棒,该人造石英光导棒所发出光能波长为0.4-3.4um。
此外,所述的可调工作电源包括一个串接在变压器初级绕组中的双向可控硅和一个与可调节双向可控硅触发端连接以控制可控硅导通角的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治疗时患者无痛苦,愿接受治疗。治疗时是非接触治疗,避免了许多疾病的交叉感染。同时也不存在如:弯针、晕针、断针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时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功率输出部分的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器的电原理图;
图4是过压控制、风机延时和电压和功率显示部分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发明的治疗头包括一个设置在治疗头前端的JGS3φ4-φ8人造石英光导棒1和设置在治疗头后端的24V250W的卤钨灯2,在电源驱动下,卤钨灯2发光,经石英光导棒1输出0.4-3.4um波长的光能。该0.4-3.4um的波长光能分别作用在至阴、阴白、太白、三阴交、京门、少商、鱼际、少泽、尺泽、足三里等穴位上,可以达到矫正胎位不正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可调电源,以便按照治疗要求提供所需的电能。此外,为了便于治疗,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一个定时器,以便根据需要设定工作时间。
下面结合图2至图4说明可调工作电源和定时器以及相关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为了便于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R指电阻器;C指电容器;Q1、Q2、Q4、Q6、Q7、Q9、Q10、Q11指晶体三极管;Q3指双向可控硅;Q5指单向可控硅;T指整流桥;W指可调电阻;B指电源变压器;IC指集成电路;D指二极管;K指开关。
参见图2,电源功率输出部分包括一个可调工作电源和内部工作电源。可调工作电源包括一个串接在变压器B1初级绕组中的双向可控硅Q3和一个与可调节双向可控硅触发端连接以控制可控硅导通角的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由IC2、IC3、Q1、Q2等组成。Q1组成交流电压过零检测电路;7.5V交流电压由T1整流输出100Hz单向脉动电压,经R1、R2分压至Q1基极,当交流电压过零时,Q1截止,由集电极输出正脉冲,作为同步脉冲输出至IC2的复位端(11脚)。IC2为12位二进制计数器4040,其11脚为复位端,高电平有效,10脚为脉冲输入端,4脚为第12位输出端。从10脚每输入12个脉冲由4脚输出一脉冲,相当于十二分频,改变10脚输入脉冲频率,相当于改变4脚输出脉冲频率,从而改变可控硅Q3触发角(导通角)。频率高,Q3导通提前,输出电压升高,反之降低。可控硅Q3导通角的变化使变压器B1次级的感应电压发生变化,变压器B1次级输出的电源输出给治疗头(在图中是通过一个插座输出的)。
IC3为时基电路555,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频率由W1、R9、R7、C5决定,调节W1可使输出频率变化,W1变小,频率升高,反之降低。IC3的4脚为复位端,高电平时电路起振,低电平时停振,改变4脚电平即可实现功率输出的开与关。由3脚输出的脉冲信号经R6耦合至IC2的10脚。
IC4为光电耦合器,当其2脚为低电平时,内部的发光管发光,4、5脚间的光敏二极管导通,使IC3的4脚为高电平,从而实现高压与低压部分的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象贤,未经孙象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3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