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测报警摩托车防盗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3741.2 | 申请日: | 200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利;徐宏太;欧阳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艺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测 报警 摩托车 防盗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测报警摩托车防盗器,属于机动车防盗报警技术领域。
目前,摩托车防盗器,从产品技术延续发展上分,大概可以归纳为:一、震动型声光报警器;二、无线报警器,两大类型。震动型摩托车防盗声光报警器,其报警功能一般都作为预防性设防。如摩托车的电动锁开关被开启或摩托车被振动时,都会发出报警喇叭声和灯光闪烁的信息。市场上出售这种类型的防盗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是:误报概率高;报警的距离范围小。例如,外界物体稍稍有点震动或无意碰撞了一下这种震动型防盗摩托车,也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尤其响雷声引起的振动,会触发摩托车的报警系统,连续不断地发出喇叭声和灯光闪烁,弄得车主难以辩真假报警,无所适从。而另一方面,当摩托车真正被盗发出报警信号时,车主因距离远,而受到制约,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报警信号,致使防盗失去作用。第二种类型,采用无线报警技术,使摩托车防盗器在远距离范围内也能发挥报警作用。通过防盗器主机,频率为27-30MHZ的发射机发出报警信息,车主携带随身机,会立即接收到报警信息作出反映。但因发射机采用的调制方式不够先进,加之27MHZ频段受干扰较大,信号接收不够稳定可靠。随身接机体因积大、耗电大,需经常更换电池,使用不够方便,成本高等原因不能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遥测报警技术,改进现有摩托车防盗器,使其具有强的抗感干扰能力,克服误报。解决报警发射机和随身接收机小型化、耗电低、报警信息传递稳定可靠等技术问题。进入城市机动车联网报警系统(即CAS110),由监控中心统一监控,实现城市或地区联防。并适应不同类型摩托车的安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设计方案来完成的:遥测报警摩托车防盗器主要由具有发射功能的主机和具有接收功能的随身机两部分所组成,主机部分包括声音报警,灯光报警,熄火控制,启动控制及其至摩托车的各种输出线;主机的继电器控制保护稳压电路及电源;振动传感器;开关检测器至电锁开关引出线;报警发射机,其特征在于主机还包括:遥控接收器接收遥控发射信号;微控处理器处理遥控接收器信号;地址存储器,与微控处理器数据双向传输;开关检测器,检测电锁开关,并将检测信息送至微控处理器;振动传感器,拾取振动信息,经过运算放大器、积分电路、钳位电路、饱和放大器,变换成直流电压送至微控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处理后直接传输到报警发射机;同时经隔离检波器、饱和放大器、电源控制器,送给报警发射机;由报警发射机,发射高频报警信息,至报警接收机,至城市报警网络。
微控处理器U1型号为PIC16C58A作为主机的核心部件连接微控放大器U2型号为ULN2003AN,U2的1、2、3、4、分别接U1的脚8、7、6、1、2;
遥控接收器YKJST,接收到遥控发射器发射信号后,输出数码控制信息,经R15送到微控处理器U1第13脚;
地址存储器U4型号93C46N,U4的脚1、2、3脚分别接U1的脚12、11、10;
开关检测器:由R11、R12、E4组成开关检测器,该检测器的R11一端接摩托车电锁开关的点火线,另一端接微控处理器U1的脚9;
报警发射机FST部件与U1的脚16接,发射两种码型,UHF频段351MHZ,采用FSK键控调频,提供+9V、+5V电源;
振动传感器:拾取振动信息;经运算放大器U3型号为LM358N的U3:A第3脚,U3:B第7脚输出放大信号;至积分电路信号叠加;至钳位电路信号经二极管D3钳位;至由三极管V4、V5构成的饱和放大器,当V4基极上的电压高于D3的稳压值时,V4导通,由V5的集电极将饱和放大的输出控制信号送至按软件编程工作的微控处理器U1的第18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3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