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锥形笼内清渣筒无效
申请号: | 01233753.6 | 申请日: | 200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宁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晋生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5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笼内清渣筒 | ||
本实用新型属基础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下入桩孔钢筋笼后清理孔底沉渣的清渣筒。
现有的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在成孔后下入钢筋笼的过程中,由于钢筋笼的刮、蹭孔壁及下入安装钢筋笼的过程需较长时间,使得孔底产生部分沉渣,严重时将直接影响砼灌注及成桩的质量。对于旋挖钻机、冲击钻机等无循环成孔设备的施工中,目前,尚无有效办法和装置清除下笼后孔底沉渣,仅采用直筒形的清渣筒进行清渣,其结构由直圆筒体,提梁,下口上的阀门板等,这种清渣筒在笼中上下提升过程常常挂在笼的钢筋上或者不能沉入孔底部,严重影响了清渣工作效率和清渣效果。有时还会发生卡筒事故,影响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直筒形清渣筒所存的缺点和不足,对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灌注桩孔成孔并下钢入筋笼后所使用的双锥形笼内清渣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锥形笼内清渣筒,包括带上、下口的筒体、上口处的提梁、下口处焊接安装的并可开合的阀门;其特点是所述筒体上、下口段分别为锥形体,在其下口的端头至少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挂钩,其锥体内还装有一个阀门顶板;在所述的上锥体上至少有两个一边与筒体相连接的防挂泄浆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锥形笼内清渣筒,由于采用了双锥形筒体,下口端挂钩,上锥体上开设的泄浆孔,从而使得清渣筒在笼内上、下运动中,不再挂、撞钢筋笼,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清渣效率,保证了砼灌注和成桩的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一种双锥形笼内清渣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一种双锥形笼内清渣筒,由带上、下口的筒体1、焊装在筒体上口处的提梁2焊装在筒体下口处的阀门3等组成。所述的筒体的上、下口段分别为锥形体4和5,在其下口锥体5的端头上装有多个均匀分布在其圆周上的挂钩6,在其锥形体内筒壁上还装有一个阀门顶板7。在所述的上锥形体上有多个下端连在锥上,上端开口的泄浆口。其泄浆口的数量与大小所共有的泄浆口截面积加上其上口的截面积之和大于下锥口进浆口的截面积。
所述的阀门顶板的安装高度应保证在作业时阀门顺利闭合,以清渣筒直立时阀门板开启角度小于85°为宜。所述的下锥形体口端的挂钩应焊于筒内侧防止其挂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晋生,未经宁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3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自动化游泳池高效循环滤机
- 下一篇:手提式床垫包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