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旋式风机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33883.4 | 申请日: | 200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是立;苏振光;范辰东;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P1/26 | 分类号: | H02P1/26;H01H9/2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2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爆真空磁力起动器开关,它主要用于矿山井下掘进工作面使用的对旋式风机配套开关。
对旋式风机是一种近几年来推广应用在煤矿井下长距离掘进通风的设备。因无专用开关配套,现在普遍使用的是QC系列80开关,并需要同时使用两台,该开关体积大,安装笨重,且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因而浪费严重。另外,两台开关之间不具有互锁功能,一旦对旋式风机的电机有一台出现故障,有可能扩展到另外一台电机。多数煤矿使用对旋式风机是将两台开关联锁控制,即一台开关送上电,另一台开关也就送上电两个电机同时运转,这时送出的是最高风压。若对旋式风机使用的供风筒超过一定长度,在风筒还没有被完全吹开时,风筒便被鼓破了。因此经常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的双路真空磁力起动器开关,一台起动器开启后延时启动另一台起动器,两台起动器中的任意一台因故障或其它原因停止运行,可闭锁另一台,两台起动器可以单独或同时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旋式风机开关,其特征在于:防爆外壳分为主控隔爆腔和接线隔爆腔,主控隔爆腔的底板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真空磁力起动器本体和一个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组成对旋式风机开关本体,接线隔爆腔内设置有两个接线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两个独立的真空磁力起动器本体和一个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装在一个防爆外壳的主控隔爆腔内,将一个动力电缆进出线接线装置、两个负载电缆出线接线装置和一组信号电缆进出线装置也装入这个防爆外壳的接线隔爆腔上;在两个真空磁力起动器本体和保护系统上设置了对旋式风机延迟启动和故障互锁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两台独立的真空磁力起动器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插件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插件外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结合图1、2、3,防爆外壳10分为主控隔爆腔11和接线隔爆腔12。主控隔爆腔11里设有开关本体20,在该本体20的底板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真空磁力起动器本体和一个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110,接线隔爆腔12上设有两个动力电缆电源引入装置30、负载电缆电源引入装置40、信号电缆引入装置50,接线隔爆腔12内两个接地装置,两腔中间的隔板上设有一组动力线接线端17及一个电压防护罩16,两组负载出线接线端子18,一组控制回路接线端子19。主控隔爆腔11上设有启动停止按扭13,机械闭锁装置14,组合开关手柄15。
图4中,所述的对旋式风机开关本体20上主要设有两个交流真空接触器100、电动机综合保护器70、阻容吸收装置80,两个控制回路共用一个电源变压器90,一个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110等。
上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70的供电电源直接接控制回路电源,断电接点接在交流真空接触器100线圈的负端;上述阻容吸收装置80采用一个绝缘外壳分两组扁平放置,它安装在开关本体背面的下侧。
所述的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110由输出、输入接口,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稳压电路,功能模块,输入、输出电路等组成,见图6、7。其输出、输入接口接线端1、2、3、4、5、6、7、8分别与开关控制回路接线端1’、2’、4、2、8、4’、13、9对应连接;手动、自动转换开关SA为两个扭子开关组成,(图4、6中给出)SA设在自动档位上,其接点1闭合接通功能插件电源,接点2闭合接通交流真空接触器CKJ2通、断信号输入,接点3断开,切断CKJ2手动启动控制回路,接点4闭合接通交流真空接触器CKJ1通、断信号输入,如果SA设在手动档位上,其接点1、2、4断开切断功能插件电源和输入信号回路,接点3闭合接通了CKJ2启动控制回路。
对旋式风机功能插件的稳压电路电源由开关控制回路变压器的8、9接线端供给交流36V电压,经功能插件的接线端5、8输入,通过桥式整流、滤波、降压、三端稳压器N、稳压管V5稳压,分别输出24V、12V直流电压分别供给继电器K1、K2和功能模块D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开发中心,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3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踏步机感应器
- 下一篇:灯具与接线座的快速组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