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运载带的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01234298.X | 申请日: | 200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4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住田宽人;田仲邦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21/00 | 分类号: | B65H21/00;B65D7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运载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零部件安装装置使用的、用于连接运载带(carriertape)的连接件。
发明背景
在一零部件安装装置中,各零部件承载在一个从一卷盘延伸出来的运载带上,并且一个接一个地传送至零部件安装装置。当各零部件到达零部件安装装置时,就可以将它们相继地安装到对应的基板上。运载带可以运送沿纵向布置成一串的多个零部件,并且最好是用来将很多零部件连续地供给至零部件安装装置。这种零部件安装装置的生产能力能被改善。
然而,在零部件安装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每当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到达零部件安装装置时,操作者需要将下一个运载带连接于前一个运载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零部件连续地供给至安装装置,从而不会中断安装装置的工作。更具体地说,操作者需要将下一个运载带的前边缘连接于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在连接两个运载带时,操作者通常要对下一个运载带的前边缘进行定位,以使其跟随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接着,操作者将连续布置的运载带固定地连接于一粘接胶带。然而,这种连接方法的可操作性非常差。例如,开始时,操作者要用左手拿着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而将其右手放在位于前一个运载带后边缘上的粘接胶带的一端。接着,操作者要用右手拿着下一个运载带的前边缘,并将其定位成跟随着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与此同时,操作者的左手拿着与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连在一起的粘接胶带的一端。再接着,操作者要粘贴胶带,使其横跨前一个运载带的后边缘和下一个运载带的前边缘,从而将两个运载带连接起来。
然而,由于在连接两个运载带时不能在连接部分产生任何错位或倾斜,因而如果操作者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就不太容易实施上述传统的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很方便地在两个运载带的后边缘和前边缘处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的和其它相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串连两个运载带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一基底薄膜、一大致固定在基底薄膜上的带状基准带、一粘附在基底薄膜上的粘接胶带、以及一覆盖粘接胶带的覆盖薄膜,其中在基准带的一个靠近粘接胶带的纵向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笔直的基准面。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连接件,操作者可以沿着基准带的基准面来使第一运载带和第二运载带相互对准,并将第一和第二运载带的前边缘和后边缘连接于所述粘接胶带。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连接工作,不会在第一和第二运载带之间形成任何错位或倾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底薄膜是构造成矩形,而基准带是定位成平行于基底薄膜的一侧。这种配置有利于连接件的制造,因为能通过以预定的间隔来切割整体联合的材料而很方便地获得各个连接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准带的颜色不同于基底薄膜的颜色。这样就能将基准带和基底薄膜清楚地加以区别。于是,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使第一和第二运载带沿着基准带的基准面对准,从而能简化连接作业。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底薄膜是透明的。借助透明的基底薄膜,可以有效地用肉眼确认第一和第二运载带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连接状况,或者确认两个运载带与粘接胶带之间的粘接状况。因此,操作者可以确定地、正确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运载带。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准带的颜色可选自于由黑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和白色所构成的集合。这样可以给连接作业带来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准带的厚度大于覆盖薄膜的厚度。因此,当工人拿着连接件时,可以立即识别基准带的位置。于是,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抓住基准带,并顺利地剥除覆盖薄膜。这样就提高了可操作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基底薄膜上的基准带与粘接胶带之间设置有多个进给孔标记,各进给孔标记是以预定的间隔布置的,以便对准每个运载带的各进给孔。因此,操作者通过在连接部分控制各进给孔的位置,就能精确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运载带。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基底薄膜的纵向中心设置有一边缘标记,以便指示一与每个运载带的切割面相对应的部分。因此,操作者可以结合该边缘标记而很方便地进行第一和第二运载带的连接作业。也就是说,操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一个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运载带的正确位置(即基底薄膜的纵向中心)。于是,可以符合要求地进行连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