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拉链头无效
申请号: | 01234487.7 | 申请日: | 200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9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中;王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红莉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头,尤其属于一种能自我锁定不滑动的自锁拉链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拉链头有自锁与无锁之分,无锁拉链头由拉头体和拉片组成,一般无帽罩。自锁拉链头构造复杂,一般可分有帽罩和一体化拉头(即:帽罩与拉头体为整体件,使拉头体上板与帽罩之间形成封闭的拉片组装腔)两种。有帽罩拉头主要由拉头体、帽罩、弹性保险脚(止退装置)、连接件及拉片组成。根据不同需要,在具体制作时,也有把帽罩与弹性保险脚合成一体的,也有把连接件与拉片合成一体的,但上述结构在组装时,都必须把帽罩和拉头体进行装配组合。因此,这种自锁拉链头在实际使用时,帽罩与拉头体易产生结合不良而分离,即:出现帽罩脱落,使拉片也掉下的现象。因此,轻工部标准中专门有拉链头结合强度这一项。一体化拉头的缺陷是:组装拉片时,必须经连接件连接,致使拉片结构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自锁拉链头,该拉链头不但具有自锁功能,且拉片不易脱落、不经连接件也能方便地组装各种结构的拉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自锁拉链头,其结构包括拉头体、拉片、弹性保险脚,要点是:拉头体上设有拉鼻,拉鼻的一端与拉头体上板连接成整体;拉鼻的横截面似倒置的“凹”字形,形成凹槽,凹槽顶部设有一个定位台阶;弹性保险脚的弹簧片一端与定位台阶相抵。
具体实施时,凹槽顶部呈倾斜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头体上设置拉鼻,并将拉鼻的横截面设计成倒置的“凹”字形,形成凹槽,然后在凹槽顶部设一个定位台阶;使弹性保险脚定位。因此,该产品不但具有自锁功能,且拉片不易脱落、不经连接件也能方便地组装各种结构的拉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装配剖面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这种自锁拉链头的结构由拉头体6、拉鼻2、拉片1、弹性保险脚7构成。拉鼻2前端与拉头体6的上板4连接成整体,后端与拉头体6分离。拉鼻2的横截面似倒置的“凹”字形,形成凹槽3,具体制作时,该凹槽3顶部呈倾斜状。凹槽3的顶部设有一个定位台阶8;弹性保险脚7的弹簧片一端与定位台阶8相抵,以防弹性保险脚7从右侧凹槽3内自行滑出。拉头体6的上板4中部设有一方形通孔,使弹性保险脚7的止退脚5穿过方形通孔后落在拉头体6的上板4与下板之间的腔内,起到止退作用。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过程。
参见图2,图3。组装前使拉鼻右端保持开口状,将弹性保险脚从右侧沿凹槽内插入,保险脚插到位后弹性保险脚的弹簧一端弹开,并与拉鼻凹槽顶部的定位台阶相抵,使弹性保险脚的止退不能向右自行脱出,与此同时,弹性保险脚的止退脚穿过方形通孔后落在拉头体的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腔内,起到止退作用。然后把拉片从右侧弹性保险脚下放入。最后将拉鼻右端开口敲合,使拉鼻右端下部与上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