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5264.0 | 申请日: | 200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8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席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席立达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33;B01D29/7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防止管路堵塞、排除管道污物的过滤器。
现有技术中,管道系统因水质原因造成系统故障一直是困挠人们的重要问题,由此出现了已有的各种过滤器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存弊端,致使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如过滤不干净、无自洁功能),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它可及时而有效地清除粘附于滤网表面的污物,具有很好的自洁功能,因而使其具有优良的过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差压离心自洁过滤器有安装了控制电路盒的壳体,接受两只压力传感器信号并据以控制排污电磁阀和电动机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置于所述控制电路盒中,所述壳体的一端是出水口而该壳体上有进水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壳体内装有筒状滤网,所述壳体的出水口内侧经该筒状滤网的一端仅与该筒状滤网内腔直接相连通,所述筒状滤网中装有由安装在壳体另一端的所述电动机驱动的叶轮,所述两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部位,一端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污电磁阀安装在壳体底部。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整体结构;
图2是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3是图2中比较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4是图2中放大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5是图2中A/D转换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图6是图2中驱动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实际线路图。
在所述附图中:
1-出水口, 9、10-压力传感器
2-壳体, 11-比较器,
3-叶轮, 12、15-放大器,
4-进水口, 13、16-A/D转换电路,
5-筒状滤网, 14-输入设备,
6-电动机, 17-微处理器,
8-控制电路盒,18-驱动控制电路。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有安装了控制电路盒(8)的壳体(2),接受两只压力传感器(9)(10)信号并据以控制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电源通断的控制电路(已有技术结构)置于所述控制电路盒(8)中,壳体(2)一端是出水口(1)而该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4),其设计特点是,壳体(2)内装有筒状滤网(5),且壳体(2)的出水口(1)内侧(即图1中该出水口(1)之右侧)经筒状滤网(5)一端仅与该筒滤网(5)内腔直接相连通(即所述筒状滤网(5)与外壳(2)内壁之间的空间同进水口(4)直接连通而须经由滤网(5)后才与出水口(1)相通,所述出水口(1)的外侧—即图1中出水口(1)的左侧经法兰与外接排水管连通),筒状滤网(5)中装有由安装在壳体(2)另一端的所述电动机(6)驱动的叶轮(3),两只压力传感器(10)(9)分别安装在壳体(2)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1)之部位,一端与壳体(2)内腔相连通的排污电磁阀(7)安装在壳体(2)底部。
可采用已有技术的相关电路来实现所述排污控制过程,图2即是一种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框图。由该图可知,所述控制电路的组成是,可分别检测筒形滤网(5)之内、外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10)将检测信号送至比较器(11)进行差压值与设定值的比较,比较器(11)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12)放大后送至A/D转换电路(3)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经型号为AT89C51的微处理器IC2(17)处理后送至驱动控制电路(18),由该电路(18)控制排污电磁阀(7)和电动机(6)的工作电源的通断;压力值设定参数经设定输入(14)送至放大器(15),信号放大后经A/D转换电路(16)进行转换,其输出送微处理器(17)(AT89C51芯片I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席立达,未经席立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多用采暖炉
- 下一篇:全自动环保节能活动淋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