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钎料层的管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35446.5 | 申请日: | 200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凯达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3/08 | 分类号: | F16L13/08 |
代理公司: | 珠海知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晓颖 |
地址: | 5190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钎料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间的管接结构,尤其是一种薄壁金属管的管接结构。
为了替代传统输水管道,克服容易锈蚀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改进方案,包括选用改性塑料输水管道、不锈钢管道等,前一种管道脆性大,容易老化,后一种管道成本昂贵,不太适合我国国情,两者在实际使用中都受到限制。最近,有人提出一种不锈钢塑料复合管,它由外层薄壁不锈钢、中层胶接层、内层塑料复合构成,该方案既克服了塑料管的易脆裂,又具有成本低廉,适于实用的特点;但由于其外层不锈钢壁较薄(0.2MM~0.8MM),在与管接件衔接时,例如进行不锈钢三通管材的衔接时,不能采用传统的电弧焊接方法,其原因在于a,外层不锈钢很薄,电弧焊时极易焊穿。B,不锈钢熔点1300℃以上,内层塑料熔点小于300℃,所以电弧焊熔化外层不锈钢时,会将内层塑料烧坏。亦不能采用传统纤焊方法,因为钎焊工艺需要将钎料和钎剂均匀的加入在所需焊接的工件之间,并保持被焊金属表面清洁无油污,而不锈钢塑料复合管与管件是套接装配,插入深度大于15MM,管与管件间的间隙小于0.1MM,无法将钎料和钎剂堆放在管与管件之间进行焊接。该管接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该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输水管上的内置钎料层的管接结构,使得薄壁金属管得以使用该结构进行钎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钎料层置于互相衔接的金属套管的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新颖,通过内置钎料层,使得钎料和钎剂得以堆放在管与管件之间,有效地解决了薄壁金属管的管接问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后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钎料层置于互相衔接的金属套管的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如下方式:在金属外管1的内壁上,涂敷钎料和钎剂,使其在管件内壁上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钎料层2。其中,钎料层2中钎料的熔点低于管件材料的熔点。上述金属外管1包括管件或连接管件,使用时,将驳接的金属内管套入金属外管1内,然后加温焊接即可。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输水管道上,输水管道由不锈钢塑料复合管4和金属连接管件3套合而成,金属连接管件3可以是管接头、弯头、三通、四通或变径连接件等,以三通管件为例,在不锈钢制成的三通管件3管口内壁上,复合有一层敷有钎料的钎料层,钎料层宽大于15MM,厚0.05~0.1MM。将不锈钢塑料复合管4插入三通管件3内,形成钎料置于复合管4与连接管件3之间的接头结构。由于钎料的熔点低于复合管4表面的不锈钢薄壁及不锈钢三通管件3的熔点,经加温,钎料熔化,将管4与三通管件3牢固的连接为一体,保证接头的结构强度和致密性,同时也不破坏复合管内层结构。
管件内壁钎料层采用两种工艺形成,一种是搪式浸润的方法,另一种是热喷涂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凯达新技术研究所,未经珠海凯达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