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箱式折叠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01235517.8 | 申请日: | 200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0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黎景鸿;黎伟文;梁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景鸿;黎伟文;梁国强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箱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的各种折叠自行车,由于其折叠方式并不科学及没有打破传统车体的结构形式,折叠后的尺寸仍不算小,折叠后的外形又较复杂,使得折后叠摆放和搬动反而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外表美观、真正可实现手提箱化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提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脚蹬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由可折叠成箱体的两段大梁组成,箱体的一部分立起形成鞍座的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鞍座的可伸缩立管,在立管上端通过快拆件固定鞍座;大梁的前部分内装有前叉部件,大梁的后部分装有传动装置及后轮部件,车头把手用快拆装置联结于前叉轴上,前轮用快拆轴总成件装于前叉上;左、右脚蹬平行折叠于箱体两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采用可折叠成一完整箱体的两截大梁结构,车头把手、鞍座和前轮可快速拆卸装进箱体内,脚蹬可折叠平行于箱体。整车折叠拆卸形成手提箱后其主要部分体积在0.03立方米左右。比起目前所有的折叠自行车,本实用新型是真正意义上的箱式折叠自行车。折叠成箱后外表美观,体积极小,重量较轻,无论携带或摆放均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箱式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脚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箱式折叠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
可折叠成箱体的两截塑料大梁4、13,可利用铰15和铰16折叠成一个完整的塑料箱或打开形成自行车的车身部件。箱体的一部分可立起作鞍座的支撑部件7。车轮采用300mm小轮径车轮。大梁的前部分内装置前叉部件,后部分内装置传动系统及后轮部件。
箱体打开作车身大梁使用时,用铁环17同时将前后梁及鞍座部件扣紧,骑行时,在人体及车体自身重量作用下,这三部分将紧紧贴在一起工作。
传动系统采用46齿链轮18,过渡轴10的两个齿轮分别采用12齿和16齿,飞轮采用12齿的。第一段链条9从46齿链轮18搭至12齿过渡轮,第二段链条11从16齿过渡轮搭至12齿的飞轮19。这样配置的传动比,其车速与26寸自行车的车速相仿,没有明显的差别。
前轮1用快拆轴总成部件2安装于前叉上,可方便地拆卸或安装。
车头把手6用快拆件5安装于前叉轴上端,可方便地拆卸或安装。
鞍座8同样采用快拆件安装于座立管上,可方便地安装或拆卸。鞍座立管20同样用另一快拆件方便地控制伸缩。
附图3是可折叠脚蹬,利用轴23作中心轴转折叠或打开,使用时缺口26插入轴25内,弹珠24即自动锁紧脚蹬,使其安全使用。
附图4是自行车收藏状态。使用时,打开上盖,即鞍座管支撑件7,取出把手、鞍座及前轮。展开箱体后,用铁环3将箱体扣牢,将后轮12拉至工作位置,拧螺帽21。然后上紧前轮,再安装好把手及鞍座,拉开左右脚蹬至工作位置,即可骑行。
收藏时,反顺序操作即可。箱体合起来后,用铁环18及铁环22将其扣紧,即可随身携带或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景鸿;黎伟文;梁国强,未经黎景鸿;黎伟文;梁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主轴运转方向电磁式控制器
- 下一篇:升降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