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洗脸(浴)盆无效
申请号: | 01235564.X | 申请日: | 200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4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和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和忠 |
主分类号: | A47K1/04 | 分类号: | A47K1/04;A47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31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洗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洗脸(浴)盆。
目前,普遍使用的洗脸(浴)盆,其落水头与盆体大都采用分体式的,即将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落水头安装于洗脸(浴)盆上,其落水头的排水孔再用塑料塞塞上或移开。这样,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落水头,由于塑料易老化,金属易氧化锈蚀,会影响产品的密封和使用性能,造成漏水,需经常更换,既费时又费工;且由于金属落水头一般都经电镀处理,其镀层重金属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同时,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落水头颜色也不能与洗脸盆或洗浴盆的颜色相协调统一,影响整体美感,不能适应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洗脸(浴)盆体与落水头一体化,去水器也为陶瓷制成,实现整体颜色协调统一、美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用,且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洗脸(浴)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陶瓷盆体,在陶瓷盆体上设置一去水器通孔,在通孔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在通孔上安装一去水器;去水器由上转盘、上阀片和下阀片组合而成;上转盘上部为一陶瓷圆盘,下部连接一小陶瓷圆柱体,在陶瓷圆盘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块,上阀片和下阀片呈圆形,中间各设置有一小圆孔,在上阀片小圆孔的上周边设置一环形凸台,在上阀片两侧对称设置有扇形缺口,在下阀片上对称设置有两通孔;上转盘下部的小圆柱体穿过上阀片和下阀片中间设置的通孔,上阀片固定安装于该小圆柱体上,下阀片固定安装在盆体的去水器通孔中间的环形凸台上。其工作原理是:当转动上转盘时,上阀片随上转盘一起转动,当上阀片的扇形缺口与下阀片的通孔对上时,去水器处于排水状态;当再转动一定角度,上阀片的扇形缺口与下阀片的通孔错开时,去水器处于止水状态。
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于洗脸(浴)盆体与落水头一体化,去水器的上转盘也为陶瓷制成,实现整体颜色协调统一、美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用,又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洗脸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陶瓷洗脸盆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陶瓷洗脸盆的去水器排水状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放大);
图4是图1所示陶瓷洗脸盆的去水器止水状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放大);
图5是图3所示陶瓷洗脸盆的去水器的上阀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放大);
图6是图3所示陶瓷洗脸盆的去水器的下阀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放大)。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陶瓷盆体1,在陶瓷盆体1上设置一去水器通孔2,在通孔2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3,在通孔2上安装一去水器4;去水器4由上转盘5、上阀片6和下阀片7组合而成;上转盘5上部为一陶瓷圆盘,下部连接一小陶瓷圆柱体8,在陶瓷圆盘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块9,上阀片6和下阀片7呈圆形,中间各设置有一小圆孔10、11,在上阀片小圆孔10的上周边设置一环形凸台12,在上阀片6两侧对称设置有扇形缺口13,在下阀片7上对称设置有两通孔14;上转盘5下部的小圆柱体8穿过上阀片6和下阀片7中间设置的通孔10、11,上阀片6固定安装于该小圆柱体8上,下阀片7固定安装在盆体1的去水器通孔2中间的环形凸台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和忠,未经邱和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