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液外排瓶盖无效
申请号: | 01236020.1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军 |
主分类号: | B65D47/40 | 分类号: | B65D47/40;B65D23/06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排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防液外排瓶盖。
目前现有的瓶盖均没有回收余液的功能,致使在将瓶内液体倒出一部分时,常常在液体回流到瓶内时,部分液体流到瓶嘴外,并顺着瓶壁向下流,当余液较少时,它们都附着在瓶嘴外壁和瓶体外壁上,当余液较多时,除了附着在瓶嘴外壁、瓶体外壁上外,还流到了放置该瓶的台面上,既造成了液体的浪费,又污染了瓶体和放置瓶体的台面,影响了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回收流到瓶嘴外部液体功能的防液外排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液外排瓶盖,它由盖座、嘴颈、外盖组成,在盖座的内部设与嘴颈连为一体的密封圈,在嘴颈的底部设易拉盖,其特殊之处是在嘴颈的外围设有回液槽,同时在嘴颈的外围和回液槽的底部之间设回液孔道,在回液槽的底部设回液孔道进口,在进口与易拉盖之间的嘴颈上设回液孔道的出口,使嘴颈的内部与回液槽相通,在回液槽的槽壁上端设与其连为一体的挡液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液外排瓶盖,其回液槽的底部为一斜面,回液孔道的进口在该斜面的最低点,使嘴颈和回液槽相通,其回液孔道自槽底由高到低绕嘴颈旋转后与嘴颈内部相通,其旋转角度为354±4°。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瓶嘴的外围设有回液槽,在回液槽和嘴颈的底部设使二者相通的回液孔道,它具有能回收排到瓶嘴外壁上液体的功能,即一旦有液体流到瓶嘴的外壁上,液体沿着嘴颈的外壁流到回液槽内,并经回液槽到达回液孔,经该回液孔进入回液孔道,然后流到瓶内,既避免了浪费,又保持了瓶体和台面的洁净,同时在回液槽壁上端设与其内壁连为一体的挡液板,能有效防止回液槽内的残留液在倒出瓶内液体过程中沿着回液槽内壁流到外壁外面,另外回液槽底部为斜面,且回液孔在斜面最低点,使回液槽与嘴颈相通,能使流入回液槽内的液体较快地经回液孔道进入瓶内,当回液孔道自回液槽底由高到低绕嘴颈旋转354±4°时,可有效防止将瓶内液体往外倒时,液体经回液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减少液体浪费;2、改善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嘴颈、回液孔道、密封圈和易拉盖成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盖座、回液槽壁和挡液板成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5—图2的侧视图;
图6—图2的俯视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液外排瓶盖由盖座1、嘴颈2、外盖3、回液槽4、回液孔道5、挡液板6、密封圈7和易拉盖8组成,其中嘴颈2、回液孔道5密封圈7和易拉盖8可由塑料铸为一体,同时在其嘴颈2的外部形成回液孔道的进口9和回液孔道的出口10,参照附图2、图5、图6;其盖座1、回液槽壁和挡液板6也可由塑料铸为一体,参照附图3,外盖3可由塑料铸塑成型,参照附图4,然后将附图2所示的铸体与附图3所示的铸体按附图1所示结构压合为一体,最后把附图4所示的铸体用螺纹的方式按附图1所示的结构与上述压合体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液外排瓶盖,其回液孔道5的旋转方式可为螺旋式也可是平行式;另外其密封圈7的内部也可设挡液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军,未经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