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式无损伤胸腹腔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01236181.X | 申请日: | 200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洛平;马耀增;李予闽;李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洛平;马耀增;李予闽;李曙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损伤 胸腹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品,主要涉及一种套管式无损伤胸腹腔穿刺针。
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对于胸腹腔疾病、外伤、急腹症的诊断或引流胸腹水所用的胸腹腔穿刺针,为一般的9号或12号穿刺针头,其针尖无保护装置,操作时容易损伤胸腹腔脏器,针尖在腔内也容易嵌塞胸腹壁组织,无法抽出胸腹腔液体,造成诊断失误。在做胸腹水引流时,针头在胸腹壁上不易固定,胸腹水减少后,针头摇动增加了针尖损伤胸腹腔脏器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引流效果好且对胸腹腔脏器无损伤的套管式无损伤胸腹腔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主要由针芯、穿刺针和套管构成,针管主要包括中空针杆、收集腔及阀门构成,其针杆顶端为圆头。圆头的侧部设置一进液孔,针芯的针杆底部通过一弹簧套在收集腔上,阀门设置在收集腔下部,阀门下部设置一针座,穿刺针针杆套在中空针芯的针杆上,穿刺针的针座套在收集腔外部,并露出针芯针杆上端的圆头,套管套在穿刺针的针杆外部。
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一针座,并在针座的侧壁上设置一管塞。
本实用新型由于中空针管的针杆圆头露出穿刺针针尖,穿刺针进入胸腹腔内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穿刺针针尖,起遮挡作用,这样既保护了胸腹腔脏器不受损伤,又不容易嵌塞陶腹壁组织,还可抽吸胸腹腔液体。做胸腹水引流时,胸腹穿后留置最外层的套管,拔出穿刺针及针芯,将套管固定在胸腹壁上,引流后可用套管管塞塞住塑料套管尾端的针座作短期反复引流胸腹水之用。这样就避免了反复胸腹腔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并减少了损伤,节省了医疗费用,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重复劳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芯1、穿刺针2、及套管3构成,针芯1位于最内层,穿刺针2位于中间层,套管3位于最外层。图2所示的针芯1主要包括中空的针杆4、收集腔5及阀门6构成,其针杆4顶端为圆头,圆头侧部的针杆4上设置一进液孔7,针芯的针杆4底部通过一弹簧8套在收集腔5外部,阀门6设置在收集腔5下部,阀门6下部设置一针座9。图3所示的穿刺针2的针杆套在针芯1的针杆4上,穿刺针的针座10套在收集腔及弹簧8外部,针芯1的针杆4上端的圆头露出穿刺针2的针尖。图4所示的套管3套在穿刺针的针杆外部,其底部设置有一针座11,并在针座11的侧壁上设置一管塞12。
临床使用时,由于胸腹壁组织的阻力作用将针芯针杆4顶端的圆头端顶进穿刺针2中,暴露穿刺针2前端的斜面针尖,使其刺入胸腹壁。当斜面针尖刺透胸腹膜进入胸腹腔时,由于没有了胸腹壁的阻力,针芯顶端圆头在弹簧8的作用下弹出针尖斜面,避免了针尖损伤胸腹腔脏器。做胸腹水引流时,胸腹穿后留置最外层的套管3,此时拔出穿刺针2及针芯1,并缝扎固定于胸腹壁,引流后,用管塞12塞住针座11,可作短期反复引流胸腹水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洛平;马耀增;李予闽;李曙涛,未经王洛平;马耀增;李予闽;李曙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的折叠机构的覆盖装置
- 下一篇:微小型客运车辆驾驶员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