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加温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6224.7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孙能军;訾玉祥;靳毅;曹培荣;潘秉章;刘林堂;孙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刚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M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3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加温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主要涉及输液用器具。
目前,在临床救治方面,涉及输液、加温等器具较多,但大都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体积较大;或虽然结构简单,但功能单一;进口产品虽然性能可靠,但价格昂贵,也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压缩气体强制输液,并对输液进行适当加温,且体积小,成本低的微型加温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泵体、控制泵体的开关、与泵体连通的空气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输液加热槽和加热元件,壳体面板上设置的滴速/转速调节开关、时间调控器和光电传感控制器与泵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输液加热槽为W、M或螺旋形,加热元件采用PTC陶瓷加热元件。泵体的空气出口设置只能出气的单向阀,空气进口设置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克服了现有的普通输液装置因固定悬挂带来的诸多不便,将传统利用液体势能的输液方式改变为用气压做动力的输液方式,不需限制病人体位,改变了输液需长时间卧床的单一模式,提高了病人住院生活质量,也为基层救护、野外救护、救护车救护等提供了方便简捷的输液器具,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等。本装置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并使输液速度均匀可调,可方便的控制输液时间,同时闭路输液,避免了因药液污染发生输液反应等并发症的情况发生。本装置用微型气泵将空气压进输液瓶,并设置有液面报警装置,它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应用范围广、价格便宜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加温部分结构简单,造价低,温度控制灵活,与输液部分于一体,方便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输液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气囊式助推器连接示意图。
图中,在壳体1内固定的泵体6可采用蠕动泵,用微型步进电机控制,使泵体尽可能缩小体积。电源开关2、滴速/转速调节开关3、时间调控器4和光电压力传感控制器5依次上下排列在壳体1的控制面板上,空气进口7处设置空气过滤器8,空气出口11处设置单向阀12,以防止空气回流。在泵体6的下方的壳体1内固定输液管加热槽9,输液管加热槽为W、M或螺旋形,其周围设置的加热元件10为PTC加热片或其它陶瓷加热膜等,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加热元件的热量。
图2中,输液袋(或瓶)14的空气进口通过胶管13与泵体6的空气出口11连通,设置滴速/转速调节开关3的位置,可以控制药滴在最少不少于5d或1ml~15ml/分钟的进液速度;通过设定时间调控器4的位置,即可方便的控制进药量;光电压力传感控制器5可方便的控制泵体在超时、超量时自动停机。
图3中,在气囊式助推器的针栓15后端的针筒16内设置气囊17,气囊通过单向阀18和排气管19与泵体6的空气出口11接通,通过设置滴速/转速调节开关3、时间调控器4的位置,可以较好的控制注射速度和进药量,解除人工推注射器的体力劳动,且可避免进药不均匀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刚,未经孙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线卷收盒
- 下一篇:一种网状圣诞灯串的串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