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扭转复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6961.6 | 申请日: | 200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桐;陈加煜;徐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传桐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胃扭转复位器。
胃扭转属于外科急腹症之一,一般由胃下垂引起,有的突发性很强,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有180度扭转和360度扭转,扭转轻者上腹胀痛,不能进食,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扭转重者则有上腹绞痛,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局部坏死或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胃扭转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对扭转症状较轻的患者,让其饱餐后做翻滚、跳跃动作,使胃扭转复位,但有时不仅不奏效,反而加大痛苦,甚至造成胃扭转角度加大;对于扭转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有的需做胃大部切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做手术,既安全可靠又能减轻患者痛苦的胃扭转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胃扭转复位器由仿胃气囊、吸液管、充气管构成,仿胃气囊用医用橡胶制作,吸液管、充气管用高分子医用材料制作,仿胃气囊充气涨起后与胃的形状相似,仿胃气囊包括胃小弯、胃大弯、贲门口、幽门口组成,将仿胃气囊置入患者胃中充气胀大后,将患者的胃撑起来以便实施胃扭转复位,吸液管从贲门口进入仿胃气囊,由幽门口伸出,但不与仿胃气囊内腔连通,其伸出端管壁上设有吸液孔,可通过吸液孔吸出患者胃中的积液,吸完积液后,将吸液管伸出端置入患者幽门管中,起到给仿胃气囊定位的作用,充气管从贲门口插入仿胃气囊内,并与仿胃气囊内腔连通,以便用于对仿胃气囊充气。由于人体高度和胃的形状、大小不同,该胃扭转复位器吸液管长度和仿胃气囊的形状、大小与人体高度和人体胃的形状、大小相适应,可设计多种规格,吸液管长度为800-1200mm,管径2-6mm,管口径5-9mm,仿胃气囊容积为1500-3000ml,具体地说,若身高1.65m左右时,可选用仿胃气囊容积1500ml,吸液管长800mm,管径2mm,管口径5mm;若身高1.8m左右,可选用仿胃气囊容积2500ml,吸液管长1000mm,管径4mm,管口径7mm;若身高1.8m以上,可选用仿胃气囊容积3000ml,吸液管长1200mm,管径6mm,管口径9mm;在贲门口和幽门口处还设密封圈,以防漏液或漏气。应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按病人身高选好胃扭转复位器的规格,然后消毒、涂油,由食管置入患者胃中,用吸液管吸净患者胃中积液后,将吸液管伸出端插入幽门管中,然后用充气管向仿胃气囊中充气,随着仿胃气囊的逐渐涨起,使胃扭转复位,这个过程需在X光机的监视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为患者治疗胃扭转时,简便易行、不用开刀、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胃扭转复位器由仿胃气囊1、吸液管2、充气管3构成,仿胃气囊1包括胃小弯4、胃大弯5、贲门口6、幽门口7组成,吸液管2从贲门口6进入仿胃气囊1,由幽门口7伸出,但不与仿胃气囊1内腔连通,在吸液管2伸出端壁上设有吸液孔8,将仿胃气囊1置入患者胃中时,通过吸液孔8吸净患者胃中积液,然后将吸液管2伸出端插入患者幽门管中,充气管3从贲门口6插入仿胃气囊1内,并于仿胃气囊1内腔连通,用于对仿胃气囊1充气。吸液管2的长度为800-1200mm,管径2-6mm,管口径5-9mm,仿胃气囊1的容积为1500-3000ml;另外,在吸液管2和充气管3插入仿胃气囊1的贲门口6处以及充气管3插入幽门口7处设有密封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桐,未经陈传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