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漏电保护装置的转换型插座无效
申请号: | 01237580.2 | 申请日: | 200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章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祖德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2H3/3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装置 转换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漏电保护装置的转换型插座,用于连接在普通插座与电器产品的输入插头之间,对电器产品起漏电保护的作用。
传统的插头、插座仅仅只能起到将电器产品与电源接通的作用,并不具备保护功能,故使用不安全,发生漏电时,易发生触电危险,且还会损坏价值昂贵的电器产品。针对这一技术难题,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带漏电保护装置的插头,它都以专为每类电器产品配套联结的形式出现,这类带漏电保护装置的产品,一旦发生漏电时就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对于已经出厂的数量众多的电器,需要更换原有的插头存在诸多不便,因此电器漏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漏电动作的灵敏度高、安全可靠的带漏电保护装置的转换型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漏电保护装置的转换型插座,它是由底座18、与底座18相配合的上盖2、设在底座18前端下方的三脚插头19、设在底座18型腔内的一对静触头11、一对动触头12、复位开关14、零序电流互感器16电磁铁线圈21、设在电磁铁线圈21内的铁芯轴24、设在铁芯轴24上的铁芯压簧22、压簧限位片23及扣片25、复位按钮6、连接在复位按钮6下方的复位推杆10、设在复位推杆10上的弹簧9及电子控制板8等组成,所述上盖2上增设有三脚插座1,三脚插座1的一只脚接地,另二只脚由导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16后与一对动触头12连接,一对动触头12由复位开关14实现与一对静触头11的分离/闭合,一对静触头11与三脚插头19的两只脚连接,三脚插头19的另一只脚接地,零序电流互感器16上绕置有线圈,线圈的两端与电子控制板8的电路连接,电磁铁线圈21的一端与动触头12连接,另一端与电子控制板8的电路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在上盖2上分别开设有插座孔27、试验按钮孔3、指示灯孔5及复位按钮孔4,三脚插座1安装在插座乳27内,试验按钮28的上端位于试验按钮孔3内,下端安装在电子控制板8上,并与控制板上的电路相通,指示灯LED的上端位于指示灯孔5内,下端安装在电子控制板8上,并与控制板上的电路相通,复位按钮6安装在复位按钮孔4内,在复位按钮6的下端连接有复位推杆10,复位推杆10的下端头部呈弯勾状,在复位推杆10上依次安装有密封垫7、弹簧9,密封垫7起密封的作用,以防止外界水渗入漏电保护插座的线路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开关14安装在固定座20内,固定座20设置在底座18的型腔内,在复位开关14的中间开设有中心孔13、一侧开设有插孔26。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线圈21通过固定架设置在固定座20内,在电磁铁线圈21的中心孔内设置有铁芯轴24,在铁芯轴24上依次设置有铁芯压簧22、压簧限位片23及扣片25,扣片25的一端插入复位开关14一侧的插孔26内。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动触头12通过各自的接触簧片15安装在底座18的型腔内,并使复位开关14两侧的两只压脚29位于一对动触头12的接触簧片15的下方,这样当按下复位按钮6,复位推杆10的下端弯勾状头部插入复位开关14的中心孔13内,使插孔26内的扣片25与复位推杆10嵌合,复位按钮6被锁位,此时在弹簧9回复力的作用下,由复位推杆10带动复位开关14及其两侧的两只压脚29一起向上位移,进而带动接触簧片15上移,使一对动触头12上移,从而完成一对动触头12与一对静触头11的闭合;反之,当复位推杆10的下端脱离与扣片25的配合,这时复位推杆10在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弹起而复位,这时复位开关14向下复位,使复位开关14两侧的两只压脚29向下恢复原位,从而完成与一对静触头11分离。本实用新型的一对静触头11安装在底座18的型腔内,且位于一对动触头12的正上方,一对静触头11的下端与三脚插头19的两只脚连接,三脚插头19的另一只脚接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板8上还装有整流电路、放大电路、控制电子元件,其中放大电路中IC的型号为VG5412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线圈21的一端与电子控制板8连通,另一端与动触头12连通,零序电流互感器16上绕置有线圈,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电子控制板8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8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孔17,在上盖2相对应位置处也同样开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与螺钉孔的旋合而将上盖2与底座18锁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祖德,未经章祖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7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