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船玻璃整体注塑包边的专用模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38979.X | 申请日: | 200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秦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荣华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29C45/1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船 玻璃 整体 注塑 专用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别是一种车船玻璃整体注塑包边的专用模具结构。
车船用玻璃因其安装具有特殊的条件,一般包以塑料材质的包边后再安装在窗框上,现有的车船用玻璃的包边结构为:包边条为一事先注塑的型材,其中设置有可容玻璃边沿插入的嵌槽,玻璃边沿插入型材嵌槽后,以丁基胶等粘胶将两者相互粘结并密封,参见图7,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长期使用后,玻璃与包边条之间的粘胶容易老化而造成脱胶,最终导致渗水等现象。为此,我们同时提出了名称为“一种车船用玻璃的包边结构”的专利申请,该方案中的包边条是一以玻璃边沿作为嵌件的整体注塑件,这样玻璃与包边条之间毫无缝隙,也无须粘胶粘接,也就不再存在脱胶、渗水的问题,而且这种连接方式更为牢固、可靠,密封性更好;然而如果直接采用传统的注塑模具进行整体注塑却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玻璃较脆,而模具与玻璃之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因而会直接导致玻璃破损,易造成飞边、注塑不满等现象,成品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专用于以车船玻璃边沿作为嵌件进行整体注塑包边的模具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船玻璃整体注塑包边的专用模具结构至少包括上下二个分模,在放置玻璃边沿的封模面处设置有弹性材质衬条,使得在合模注塑时模具与玻璃边沿不直接接触。
为更好地密封模具型腔,在所述弹性材质衬条相对模具型腔的另一侧封模面处最好也设置有弹性材质衬条;所述的弹性材质衬条以采用硅橡胶为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因在模具封模面处模具与玻璃之间衬有弹性材质衬条,使得玻璃与模具之间不再是刚性接触,而是弹性接触,因此在注塑工艺过程中,玻璃不易破碎,同时,所述的弹性材质衬条还起到了进一步密封模具型腔的作用,因此成品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中I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II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III部的放大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为一采用上下环形模1的实施例,在注塑时,玻璃2放置在中央,其边沿插入模具1型腔之中,上模11、下模12在放置玻璃2边沿的封模面处各嵌置有一相互对应的硅胶衬条13、14,该二硅胶衬条13、14与玻璃2边沿直接接触,而模具1的刚性部位则与玻璃2不直接接触;在模具型腔的另一侧,上模11或下模12(附图实施例中为上模11)在封模面处还嵌置有一硅胶衬条15,以更好地密封型腔,图中3为注塑成型后的包边条。
所述的衬条13、14、15与模具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嵌固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固定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荣华,未经秦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8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式电脑的屏幕保护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保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