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导热管无效
申请号: | 01239160.3 | 申请日: | 200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芳;单正林;韦凤萍;杨金洪;陈越民;丁钦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升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 |
代理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导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导热管,属热传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常利用锅炉或电热器对环境加热。锅炉或电热器通过传导加热散热器,散热器以对流、辐射方式使环境升温。上述传热系统传热效率低:锅炉或电热器与散热器之间以及散热器本身的导热性差,导致锅炉或电热器与散热器之间的温差大;传热速度慢;和散热器表面温度低。为提高传热效率,需提高散热器表面温度,为此,需加大锅炉的容量或电热器的功率,以提高锅炉或电热器的温度,这样做无疑会提高设备的成本。综上,背景技术有传热效率低和设备成本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和设备成本低的高效导热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剖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母管,10是低压空间,11是无毒液体,2是子管,20和21是管口。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型的中剖结构示意图,其中3是电热器,30和31是引出脚。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述目的通过采用以下结构得以实现:一种高效导热管,其特征在于,由母管1和子管2组成,母管1和子管2均为金属管,母管1套在子管2外,母管1两端封闭,母管1内封有低压空间10和无毒液体11,管口20和21分别从母管1的两端伸出,母管1水平放置时无毒液体11浸没子管2,低压空间10的压力介于0~1大气压。
母管1和子管2可是铜管、铁管、黄铜管、铝管或铝合金管。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母管1水平放置,锅炉的热水或蒸汽经管口20进入子管2,再经管口21返回锅炉,锅炉与子管2构成热水或蒸汽内循环系统。热水或蒸汽通过传导加热子管2和无毒液体11。无毒液体11处于低压空间10内,沸点低于1大气压下的沸点,在这种状况下,无毒液体11沸腾,急剧汽化,形成热蒸汽流,快速抵达母管1的内壁,把热量传递给母管1,热蒸汽释放热量后冷凝成液体,经母管1内壁返回无毒液体11中。母管1的外表面再以对流、辐射方式向环境传递热量,使环境升温。无毒液体11的蒸汽可使母管1的外表面温度升高至略低于子管2的温度;加上母管2的外表面比子管1的大得多,这二点说明:母管1的表面能快速地向环境传递大量热量;本实用新型传热效率高。此外,子管2和母管1的外表面之间的温差小,这点说明:锅炉不必加大容量,本实用新型仍能高效传热;与本实用新型联用的锅炉设备成本低。
实施例1。母管1和子管2是壁厚为1毫米的铜管或铁管,母管1的长度和内径分别为80厘米和6厘米,子管2的长度和内径分别为84厘米和1厘米,低压空间10的压力为50毫巴,无毒液体11是净水,沸点为32.88摄氏度。
实施例2。子管2内装有电热器3,电热器3含引出脚30、31。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完全相同。本实施例含电热器3,工作时把引出脚30、31跨接在电源两端,电热器3发热。本实施例把电热器3产生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环境,使环境升温。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文已述及的完全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传热效率高。可快速将大量热量传递到取暖现场,如农业温室、住宅等。
2.热源系统的容量可比传统的小很多,可大大降低热源系统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子管2与锅炉构成热水或蒸汽内循环系统,可比传统系统节水60%左右。
4.构造简单,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于在诸如农林业温室、住宅取暖、土壤消毒、铁轨化雪防冻和工业加热之类领域作高效导热器,是一项有经济效益和发展前途的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升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升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9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