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套式结晶器中的整体不锈钢内水套无效
申请号: | 01239386.X | 申请日: | 200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石正心;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矿山机械公司工程部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套式 结晶器 中的 整体 不锈钢 内水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方、矩坯弧形连铸机领域,尤其是用于该领域的窄缝导流水套结晶器的整体不锈内水套,该整体不锈钢内水套特别适合应用于窄缝高水速导流水套结晶器。
连铸机械中的结晶器是热铸坯一次冷却的关键设备,冷却的形式均采用水流带走热铸坯的热量,达到冷却结晶的目的。冷却的速度及均匀度直接关系到钢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现有技术中,结晶器的内水套都是采用焊接的形式,由于焊接工艺的操作因人而异,因此焊接的质量一致性不佳,且焊接后的内水套也不能调整,使得内水套的水缝大,不均匀,水的流速慢,在局部还会产生水沸腾,进而冷却的效果也差,造成在结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脱方、内部裂纹等缺陷,由于铸坯在结晶器中冷却的不均匀,还造成生产过程中经常漏钢,作业率也难以提高,经实测现有技术的结晶器冷却水的流速只有7~9米/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套或结晶器中的整体式不锈钢内水套,它采取一次拉拔成型,无需焊接,其水缝可调节,水缝窄且均匀,在不增加水耗的条件下,提高水的流速,从而提高铸坯结晶的质量和作业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整体不锈钢内水套、结晶器铜管、间隙、调整定位螺栓、结晶器外水套等组成。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8mm厚的不锈钢冷拉拔形成弧状的内水套,并使水套内腔弧形的水套与结晶器铜管外壁的形状相同,内水套与结晶器铜管的外壁间形成3.2mm的均匀间隙,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常规焊接成内水套所造成的水缝大、不均匀、水流速慢、冷却效果差的缺点,从而使结晶器实现了窄水缝、高水速、水流速最大可达14~16米/秒,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水套与结晶器铜管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套式结晶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定位螺栓的放大剖视图。
请参照图1所示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内水套1为弧形,结晶体铜管2也随内水套1做成弧形,将内水套1与结晶器铜管2用定位螺栓11紧固,由于弧形张力的作用,使内水套1与结晶器铜管2的结合而产生间隙3,通过调节调整定位螺栓4,可以精确的调整间隙3,使间隙3各部位均匀的达到3.2mm;请参照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定位螺栓的放大剖视图,由图所示,该调整定位螺栓4有弹性垫片41,可精确的调整间隙3;请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水套1为弧形,弧面不锈钢定位螺栓11将内水套1与结晶器铜管2紧固,由于弧面张力的作用,在其间产生间隙3,通过对调整定位螺栓4的调整,可以使间隙3均匀的保持在3.2mm,结晶器中空部6供置入热铸坯使用,结晶器外水套5处设有高压冷却水进口51和低压水出口52,整体不锈钢内水套1与结晶器外套内腔7为浮动密封形式,可以自动调节密封高低压水腔。依高压水的压力使冷却水在均匀间隙3间高速流动,实际测量可达12~14米/秒,达到了快速冷却的目的,克服了如前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缺点,生产的钢坯质量和作业率均达到先进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矿山机械公司工程部,未经上海重型矿山机械公司工程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9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